2009-09-14
收藏
小学数学“除法运算”教学课例分析与反思
一、 选题
“除法运算”是小学数学算法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数学教材编排中,关于“除法运算”的内容,基本划分成3个知识组块,它们分别是“除数是一位数的整数除法”、“除数是两、三位数的整数除法”、“小数除法”,且分布在不同的年级段学习。然而,无论是哪个年级段的“除法运算”学习内容,相对于同年级段的其它的算法学习内容来说,都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据相关调查统计显示,小学生学习这一内容时,一般存在以下困难:
(1) 难以理解和讲清算理。
(2) 学生算法掌握基本停留在记忆各种算法程序上,优化意识、估算意识不强,计算灵活性也较差。
(3) 学生对算法学习的认识存在思维偏差——算法课的学习通常就是实现教师给出的方法。主动探究算法的经验较少,能力较弱。
对于算法教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经历抽象出数的过程,积累数感;在从实际情境提出计算的过程中,积累四则运算的感性认识;通过尝试,探究计算方法。……,在学习四则运算的过程中,提高计算正确率,培养自觉选择合理算法和估算的意识,逐步发展计算的灵活性。”那么,关于“除法运算”的算法教学,如何帮助学生摆脱现有学习困境,达到理想化的教学目标,就有必要对其做深入地分析研究和实践探索。于是,我们选定五年级有关小数除法教学内容为研究的突破口,确立研究主题,并就小学生如何建构算法的心理活动过程开展实践、对比分析与研究,以期能在实践探究中发现和为一线教师提供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手段。
下载地址:小学数学“除法运算”教学课例分析与反思.doc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学案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实录与评析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的说课稿3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4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10课时 相邻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11课时 整理与练习(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5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14课时 表面积的变化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案例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及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6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后反思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 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3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评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13课时 整理与练习3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练习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说课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7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案例]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九课时 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与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12课时 整理与练习(2)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