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9
收藏
教学目标:
1.认识量角器,知道角的计量单位度,并认识1角的大小,能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2.学生经历量角器形成的过程,在一步一步的操作中让学生自主掌握正确的量角方法。
3.通过判断、比较、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探索与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量角的方法,会读量角器的两圈刻度。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活动角、10小角、18等份和180等份的半圆工具、量角器。
课前活动:游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媒体出示一个角,演示角变大、变小。
2.明确角的大小的含义。
3.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角的知识。
二、探索量角工具。
1.猜一猜:黑板上的两个角,哪个角大呢?
2.验证:(教师出示材料)
(1)出示一个活动角,用它能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吗?指定一学生上台演示。
(2)出示一些大小一样的小角,用它们能比较出这两个角的大小吗?
3.小组活动:运用这些大小一样的小角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4.交流反馈:
重点:(1)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2)小角比的优点。
5.导出量角工具:18个小角拼成的半圆工具。
6.初步量角:
(1)试一试:解决用18等份的半圆工具量角时注意的问题。
(2)练一练:用这个半圆工具再量几个角,引出细分,变成180等份。
三、认识量角器。
1.优化量角工具。
(1) 认识1的角。
师:为了更加精确的量出角的大小,我们把每一个小角再平均分成10个更小的角。这样,就把一个半圆平均分成了180个小小角,每个小小角的大小就是1度。
(2)认识几度的角。
2.认识内、外刻度线。
(1) 出示55的角:这个角多少度?你怎么知道的?
(2) 出示125的角:这个角多少度?你怎么知道的?
师引出在180等份的半圆工具上标上内圈刻度。
(3)出示反方向55的角,这个角又是几度呢?
师引出在180等份的半圆工具上标上外圈刻度。
3.出示度量角的工具量角器,认识量角器。
四、用量角器量角。
1.读角的度数专项练习(想想做做4)。
重点:(1)怎样正确读出一个角的度数。
(2)学生体会应该怎样正确摆量角器。
2.示范量角(突出量角要点)。
3.学生独立量角(想想做做1)。
4.拓展练习:先估一估,再量一量(想想做做3)
五、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又学习了角的什么知识?(板书课题:角的度量)
师: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呢?
1.4.1 认识立体图形
1.7.1 11~20各数的认识|人教课标
1.6.1 6和7的认识
1.6.6 8、9的加减法
1.5.2 分类(二)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案
2.2.1 《十几减9》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
2.5.1 人民币的认识|人人教课标版
1.2.1 比多少
2.5.2 认识人民币|人教课标版
认识人民币|人教课标版
1.6.10 填未知加数|人教课标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案
1.6.3 用数学
2.8.2 找规律填数|人教课标版
1.6.4 8和9的认识
1.1.1 数一数|人教课标版
1.6.8 10的认识
2.8.1 《找规律》(图形)|人教课标版
1.3.1 1~5的认识
1.3.5 加法
1.2.3 长短 高矮
六年制数学第一册教案
1.6.5 8的组成
1.5.1 分类(一)
1.2.2 比长短
“排一排”的教学设计
2.6.1 整十数加 减整十数|人教课标版
北师大第一册数学教案
2.5.2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的教学案例与评析|人教课标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