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期末复习的教学教案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一年级数学期末复习...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小学一年级...

小学一年级数学期末复习的教学教案

2015-11-06 收藏

一、 100以内数的认识

1. 要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位、计数单位、数的组成等概念。

100以内数的认识中,基本概念比较多,如数位、计数单位。各个不同的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也有人认为数字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在十进制计数法中,百以内的计数单位有个、十、百,相对应的数位有个位、十位、百位。建立数位和计数单位的概念十分重要,有的学生把36错读成三六,把二十八错写成208,原因之一就在于对数位、计数单位等概念没有真正理解。

2. 要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数数、读数、写数的能力。

数数的复习应注意两个方面,一要突破难点,接近整十的地方是难点;二要体会什么时候应该一个一个地数,什么时候又应该两个两个、五个五个地数。

读数、写数的复习要在理解数位、计数单位的基础上进行,要让学生掌握基本规律,如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要引导学生辨析几种典型错误;要使学生明确一些特殊的情况,如写数时个位上1个一也没有就写0,读数时个位上的0则不读;读数、写数都从高位起。

复习时,可以出示计数器,让学生指出各个数位。拨出36,让学生读、写、说。板书四种形式(计数器拨数的图,三十六,36,3个十和6个一),突出这四种形式,表示的是同一个数。然后在个位上添数珠,37、38、39,停下来,问:如果个位上再增加1,是多少?应该怎样表示?突出10个1是十和39再往后数1是40。

3. 要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比较数的大小、描述数的大小关系等方法。

比较数的大小有一些个性化的方法,复习时要注意在尊重个性化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相对优化的方法,即先比较十位上的数,十位上大的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相同,就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大的数就大。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描述数的大小关系,因其模糊和相对的特点,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境,并有多个数(一般是3个)一起进行比较。

复习时,可以让学生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1) 57和75 (2) 39和36 (3) 100和99

学生口答比较的方法和结果,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突出比较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和规律。

还可以用文字配情景图的方式,出示下面的问题,让学生回答,不但要说出答案,还要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1) 一笼小鸡和一笼小鸭。小鸡有40只,小鸭比小鸡少一些,小鸭有:43只、36只、12只。

(2) 一辆玩具汽车和一只玩具小狗。玩具小狗25元,玩具汽车比玩具小狗贵得多,玩具汽车:9元,29元,59元。

4. 要自始至终关注学生数感的发展。

一方面要把发展学生数感作为重要目标贯穿于复习的全过程,另一方面,由于估计、描述数的大小关系等练习内容、方式对发展数感有很强的针对性,因此要特别重视这些练习。

二、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 加深理解实际问题数量之间的关系。

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要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求被减数、减数的实际问题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结合小白兔拔萝卜的情境,使学生理解把已经拔起的28个萝卜和地里还剩的16个萝卜合起来,就是地里原有多少个萝卜。要结合动手操作理解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数量之间的关系。比如,让学生用正方形纸片和圆片摆出:

□□□□□□□□□□□□□□□□

○○○○○○○○○

理解求正方形纸片比圆片多几个,就是求16比9多几,用减法计算,然后要能初步抽象成正方形纸片的个数减去圆片的个数就是正方形纸片比圆片多的个数,并将这一模型迁移到其他实际问题中。

2. 要及时沟通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

要沟通求被减数、减数、剩余等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初步理解这三类实际问题的关系是三个有联系的数量,知道了其中任意两个,求第三个。比如小白兔拔萝卜的问题中,有三个数量:① 地里原有萝卜的个数,② 已经拔起的萝卜个数,③ 地里还剩萝卜的个数。知道①、②,求③,用①-②;知道②、③,求①,用②+③;知道①、③,求②,用①-③。

要沟通两类求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着重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把求甲比乙少几的实际问题转化成求乙比甲多几的实际问题。如正方形纸片和圆片的问题中,能想到求圆片比正方形纸片少几个就是求正方形纸片比圆片多几个,最后也能初步抽象成正方形纸片的个数减去圆片的个数就是圆片比正方形纸片少的个数。

3. 要关注学生初步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

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对运用的方法和获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初步的判断。上面两个注意点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和沟通问题之间的联系,显性的作用是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隐性的价值,或者说真正着眼的,是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思考能力。当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从相对复杂的情境中收集、整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在初步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收集整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语言的作用。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要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文字的、符号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从而发展语言,促进思考。

三、 认识图形

1. 要让学生经历丰富多彩的操作活动。

让学生在操作中加深对这些平面图形的一些特性的体会,提升正确辨认、区分图形的能力,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常见的活动形式有:折(剪)纸、在钉子板上围图形、在物体上描图形、在方格纸上画图形、拼图等。

如,剪图形:

(1) 把长方形纸剪成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2) 把正方形纸剪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

(3) 把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纸剪成三角形。

拼图形:

(1) 用两块同样的三角板拼成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

(2) 用3个同样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图形。

(3) 用4个同样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图形。

(4) 每种图形多个,拼成一些美丽的图画。

2. 要和其他领域知识的复习综合起来。

可以和统计、找规律、分类等知识结合起来,体现数学学习的综合性。

如,出示5种平面图形,每种图形都有3~4个,形状各异,让学生分类统计,填写下表。

图形

长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

个数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