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4
收藏
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我的内心还是有些受伤:我教授三、四年级的数学课,在这次考试中三年级有一个女生考了二十多分,四年级有两个学生数学成绩不足四十分。
作为一名新老师,我深知自己有太多不足,把这令人心碎的成绩的缘由归咎于孩子,对孩子来说是很不公平的,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这次考试题目中肯,考察全面,而所有的数学知识甚至习题在课堂上都详尽地讲述过了,为什么还会有少的可怜的分数呢?而我又该如何帮助这些孩子呢?现在先回想一下这几个孩子平时的表现吧。
小丹是三年级的一个小女孩,瘦小的个子,她比班里大多数孩子小了一岁。她平时活泼爱动,与别的学生无异,但总与学生发生矛盾,上课迟到,有好几次甚至连数学书都忘在家里,班主任都会摇头叹息:这孩子估计连上学是来干什么的都不知道呢。看着这个小不点无所事事的样子,我也很着急。
小睿也是三年级的学生,他基础薄弱,基本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也常出错,平时不大爱说话。刚开学时,他似乎很怕老师,现在他和我已经熟悉了,很多时候他很愿意和我分享他的故事,但是他的数学成绩依然让我忧心不已。
小璇是四年级的一个小女生,上课时活泼好动,喜欢积极地举手发言,但每次提问到她,她总是答非所问、离题千里,或者干脆勾着头笑嘻嘻地说:老师,我还没想好……她的作业书写得很认真,但常常错误百出,这是一个认真好学却学不好的孩子,让老师很心疼。
我又该如何帮助他们呢?难道和很多老师一样,占用孩子的副课学习时间和大量休息时间,费尽心神、呕心沥血,一个一个地为这些学习困难的孩子补课吗?但这对于孩子的成长反而是不利的,而老师的精力亦是有限的。
我翻阅了很多资料,上网百度了很多经验丰富的教师在这方面的智慧结晶,又冥想思索良久,我想,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我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首先,我要更加认真充分的备课,突破好重难点。在掌控好课堂教学的前提下,想方设法让枯燥的数学理论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使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使孩子们愿意学,乐于学。
其次,孩子们不愿意学习,是因为没有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没有感触到学习成功的价值。而作为教师,更要培养孩子学习上的成就感,让孩子富有创造力的思考,体验成功学习、思考的快乐,比如将作业难度降低;或者转变作业形式:写数学日记;画数学;读数学小故事;做与数学相关的脑筋急转弯……
再次,孩子们的能力是不均衡的,我们不能以学业上的成绩高低来评判孩子的能力。我还要多看到孩子在其余方面的闪光点,以优补差。
最后,作为老师的我也要多多看书,潜心修习,开阔自己的视野,提升修养,陶冶情操,做一个学术渊博,幽默通达的好教师。
小学时期是一个奠定知识基础,培养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的阶段。我不能过多追求分数而剑走偏锋。
孩子们,希望你们健康成长,学得快乐,拥有一个天真烂漫开怀大笑的金色童年!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教学随笔推荐
大家都在看
2016年小学五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自测卷
2016年六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题
如何寻求算理与算法的平衡
2016年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试题(西师版)
厉害了word哥!初中数学函数“路程”知多少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练习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检测题(2016年)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知识点
新人教版数学期末复习题
2016年秋季一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题:西师大版
趣味数学故事 充满数学的旅途
新课标三上《时间的计算》练习题
2016秋季学期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北师大版)
2017年中考数学压轴题的答题技巧
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商的近似值》说课稿
趣味数学故事 乐乐球里的数学
六年级上册数学:典型应用题的解题技巧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综合练习
小学数学辅导:知识点全归纳
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二单元练习
2016年小学六年级数学期中复习题(北师大版上册)
必备的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题
趣味数学故事 戏说颠倒
2016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不等式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知识点
2017年中考数学加减消元法考点梳理
人教版五上《解简易方程》练习题
2017年中考数学二次根式考点梳理
小学数学第一册第四单元练习
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过关练习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