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教学过程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垂直教学过程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垂直教学过程

垂直教学过程

2015-10-29 收藏

笔者最近听了一节数学课后,细细品析,觉得这是一堂实实在在的好课,特定把课堂实录进行整理,并选取几个片断,加上笔者的一些看法。

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垂直的内容。其教学过程(片断)如下:

[片断一]

师:碰到了好朋友,一般会怎样?

生:握手。

师:谁来表演给大家看看?

(一名学生走到讲台前面向老师伸出了手,两人握手)

师:举高一些,握给大家看看,几个人才可以握手?

生:两个人。

生:不一定要两个人才能握手,我一个人也可以握手。(两手握在一起,并举起晃动)

师:哦,恭喜恭喜!(教师模仿学生的动作,同学们笑)还得两个人,两只手才能握手,同意吗?

生:同意。

师:我刚了解到我们班本学期来了3名新同学,经过1个多月的接触,他们和原来的同学有了友谊,相互成为了----

生:朋友。

师:谁来解释一下,你是怎样理解相互成为朋友这句话?

生:相互成为朋友的意思就是互相成为了朋友。

生:相互成为朋友的意思是,我是他的朋友,他也是我的朋友。

评析:这个环节,从内容上看是师生的一种普通的交流形式,但通过这个形式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了互为的含义,理解了互为这个垂直概念中的关键词语。为下面教学作好铺垫。

[片断二]

师:同学们结合老师的问题阅读、交流后,对垂直有了一些了解,我们先请第一小组派代表回答第一个问题:什么是互相垂直?

生: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这名学生看着课本读了一遍)

师:你能不能讲得清楚些,教师没听明白?(老师装着糊涂)

生: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声音挺大,读得很清楚)

师:还是不明白,你能示意出来吗?

(学生走到讲台边,用两条较长的木棒表示两条直线,一边演示: ,一边说: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

师:怎么样才能知道它们相交是不是成直角呢?

生:用三角块来测量。

师:哪位同学愿意来测量现在这两条木棒是否成直角?(学生纷纷举手)

(一名学生拿着三角板走上讲台测量)

师:如果我们身边没有三角块板怎么办?

生:可以用课本,课本有4个直角。

生:可以用练习本。

生:

(此刻,老师脸上露出了微笑)

评析:这个环节,老师给了学生充分的表现机会,给了学生探究的空间。当学生通过阅读,从课本中找出垂直的概念后,老师不是直接讲解,而是装着糊涂,让学生自己探究发现。表面上看,老师多费了教学时间,其实事半功倍,学生学习的本领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增强,学到的知识更容易理解。

[片断三]

师:在我们身边什么地方存在垂直的现象?

(学生刚刚学习垂直这个概念,所以用比较抽象的的概念来描述生活实例有些困难。此刻,教师先挖掘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作为启发学生的素材)

师:教室的门框、教室的墙面与墙面之间,同学们还能举些生活中的例子?

生:桌面、课本、窗户、玻璃窗(此时,学生回答十分活跃,思路十分广阔)

随后老师翻来一张四只脚有点松而未散架的椅子放在讲台上,示意:椅子不稳,师不敢坐。

很快便悟出其意:椅脚与椅板不垂直,无法支撑,失去了稳定性。

(这种演示,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他们的注意力不仅集中在教师的表情上,更集中于那富有直观性、趣味性、真实信的椅子上)

师:课后同学们想办法,把这张椅子修好。

评析:这个环节,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到了有价值的数学,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做事的能力。

几点启示:

一、教材的发掘与利用需要教师的创造性理解

教材可以说是经过层层筛选的,而且教材只是书面的东西,所载的信息是有限的。因此,教材发掘与利用需要教师做出创造性的理解。从上面的教学片断可以看出,不论是课导入的握手、朋友关系,还是课中教师的装糊涂,或者是课末的不稳椅子。都反映出这位教师融入了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了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了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拓展文本,超越文本,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采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了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

二、多媒体的整合与利用

多媒体是辅助教学的,对于课堂辅助作用是显而易见,所以正规场合的公开课,似乎都少不了它。同样,这是一节公开课,可是这位教师却实实在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握手、学生演示的两条木棒、教师不敢坐的不稳椅子等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不管是多逼真的多媒体演示都不法比拟的。因此,在课堂上学生能从事的实践活动、学生的直观想像或者学生对数学规律的探索,不能因为直观、简捷而用多媒体的模拟实验来代替。

三、注重数学运用,体现数学价值

多年的教学现状让我们沉思,为何我们的孩子可以在国际数学竞赛上胜人一筹,而在具体的生活中却技不如人,究其原因,不难发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脱节是重要原因之一。如何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具体运用,体验数学活动的愉悦性和处理问题的优越性,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有效地运用数学的态度,在这节课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整节课问题开放、时空开放。特别是课后同学们想办法,把这张椅子修好。不只是上数学课,而是处理了许多生活中的问题。知识从生活中来,又为生活所服务得到较好的体现,学生也从中感受到生活与数学息息相关。这才是数学学习的真正价值,实实在在的数学课堂。

(另评:读了几个片断后,让人品味较深的是教师的创造性理解在课堂中运用较好,这也是当今课堂教学指导方向的一种启示。总感觉在落实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否到位,与类似教师的创造性理解的环节有否显现有着直接的联系。)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