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8
收藏
课题及内容摘要
我们这一次教研组活动主要围绕下周的家长会展开。
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正是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这个重任需要取得家长的配合,同时在家庭辅导方面也需要对家长做必要的一些指导。学期已经过半,如何在家长会上利用好有限的时间和家长们有效交流?以最大限度地争取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如何中肯地指出孩子存在的问题?围绕这些问题,组内老师纷纷提出自己的想法。
在发言中,有老师提出,是否可以从教材分析和习惯的培养两方面展开。老师们都表示赞同。随即,围绕这两个方面,我们初步拟订了本次会议的发言提纲:(具体细小的方面一二年级根据教材再充实)
一 教材分析,可以让孩子把数学书留在座位上,以便家长们边听边翻阅,更有针对性。1,计算难度增加了;2,解决问题复杂化了,其中二年级出现了两步计算的解决问题,一年级的几种类型都开始出现了。3,空间观念更加抽象,比如拼组图形等;4,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希望家长做个有心人,多和孩子谈一谈,多为孩子创造一些用数学的机会,比如一年级的人民币的互换,购物游戏,二年级的“克和千克”的认识,完全可以在平时和孩子逛超市时随机随时渗透的。
二,习惯的养成
低年级主要是习惯的养成,有好的习惯往往能收到好的效果,可以根据自己所任教班级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听讲习惯,书写习惯,作业习惯等。
我们希望能在有限的两个小时里面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能赢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共同搞好教育。
备注
注:1、此表由负责研训的各教研组长记录;
2、请附上组内参训成员的签到表。
2014秋苏教版数学二上3.5《6的乘法口诀》ppt课件2
苏教[2012]版数学二上《认识多边形》ppt课件1
2014秋苏教版数学二上4.2《平均分(二)》ppt课件2
2014秋苏教版数学二上3.4《乘加、乘减》ppt课件3
2014秋苏教版数学二上2.2《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ppt课件1
苏教[2012]版数学二上《认识除法》ppt课件
苏教[2012]版数学二上《认识图形》ppt课件
2014秋苏教版数学二上4.5《乘法口诀求商》ppt课件1
2014秋苏教版数学二上3.2《1、2、3、4的乘法口诀》ppt课件3
2014秋苏教版数学二上4.4《认识除法》ppt课件2
2014秋苏教版数学二上3.4《乘加、乘减》ppt课件2
苏教[2012]版数学二上《认识线段》ppt课件4
2014秋苏教版数学二上2.1《认识多边形》ppt课件3
2014秋苏教版数学二上3.5《6的乘法口诀》ppt课件3
2014秋苏教版数学二上5.1《认识线段》ppt课件1
苏教[2012]版数学二上《认识厘米》ppt课件5
苏教[2012]版数学二上《认识厘米》ppt课件4
2014秋苏教版数学二上4.1《平均分(一)》ppt课件1
苏教[2012]版数学二上《认识线段》ppt课件
2014秋苏教版数学二上5.1《认识线段》ppt课件2
2014秋苏教版数学二上3.3《5的乘法口诀》ppt课件3
苏教[2012]版数学二上《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ppt课件1
苏教[2012]版数学二上《认识线段》ppt课件5
苏教[2012]版数学二上《认识除法》ppt课件2
2014秋苏教版数学二上3.3《5的乘法口诀》ppt课件1
苏教[2012]版数学二上《认识米》ppt课件1
苏教[2012]版数学二上《认识米》ppt课件
2014秋苏教版数学二上3.4《乘加、乘减》ppt课件4
2014秋苏教版数学二上3.5《6的乘法口诀》ppt课件1
2014秋苏教版数学二上3.2《1、2、3、4的乘法口诀》ppt课件2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