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08
收藏
一、教学内容
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解决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使学生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
三、编排特点
与原通用教材相比,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不再分3小节编排,而是集中编排,给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思路与第二单元基本一致:学习了用乘法口诀求商以后,结合计算学习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具体内容
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主题图
(1)展示了准备欢乐的节日情境,其中有三组信息,看到这些信息会自然地想到相应的除法问题,以其中的做小旗的问题引出例1。
(2)其他几个问题,教学例1之后让学生解答。
例1(主题图的继续)
(1)依次由其中的两个问题,引出除法算式568、567。
(2)引导学生探索568的解法,567由学生独立计算。
做一做(第49页)
相关的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成组编排,揭示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加深理解用口诀求商的算理。
2.解决问题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在二级上册教学了倍的概念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的基础上,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安排了两个例题:例2,通过实际操作说明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及解答方法;例3,解决实际问题。
例2
通过操作使学生看到10根(2个5根)与5根15根(3个5根)与5根的倍数关系,引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和分析方法。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
例3
(1)脱离实物操作,利用文艺演出的情境,通过对话和舞台上清晰可见的跳舞人数,给出问题全貌:唱歌的有35人,跳舞的有7人,唱歌的人数是的几倍?。
(2)根据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解决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
做一做(第55页)
呈现运动会的局部场景:三组学生(跑步、踢球、练武术)。
根据各组人数的倍数关系,教材提出一个 踢球的人数是跑步的几倍的问题。
鼓励学生根据情境中提供的信息,继续提问题。
3.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问题
例4
(1)以一群学生在公园里,先划船、再坐碰碰车为背景,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并解决游玩中的数学问题。
(2)有序出示两幅图表示上面情景,第一幅图隐含的问题是第二幅图所需的信息。
(3)两幅图有序出示,直观地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了有序思路。
(4)自主探索,展示学生两种解法:分步、列综合算式。通过你是怎样想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解法。
五、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学生已学习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和方法与前面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数目大了些。因此,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思路,同时培养学生迁移能力。
2.精心组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1)由具体到抽象。例2及做一做,都是通过具体活动,直观感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由抽象回到具体。当学生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有初步认识后,可让学生摆学具表示:12是3的4倍。
3.加强基本练习。
高考文科数学第一轮复习指导如何巧拿高分
2014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备考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技巧
2014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总体方案
数学函数与导数在高考中的重要性
教给检验方法 培养检验习惯
在数学教育中培养幼儿思维过程的优势浅探
2014最新高三数学一轮复习规划
小学数学五阶段练习教学法实验概述
组织操作活动的几点要求
数学教学与学生思维的培养
数学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高三备考:数学一轮复习重要知识点归纳
小学数学落实素质教育的新举措
2014高三数学第一轮备考指导:数学学习两大要素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学实录与评析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研究认知张力优化课堂教学
浅议数学教学的情感教育功能
2014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五大注意点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的方法
2014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经验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资料:不等式的概念与性质
把小学数学教学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
2014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名师指导
高三数学第一轮备考:149分学习法
高三数学备考攻略:函数与导数
在动作中理解数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总结:复习诀窍
谈初一学生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