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08
收藏
一、教学内容
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解决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使学生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
三、编排特点
与原通用教材相比,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不再分3小节编排,而是集中编排,给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思路与第二单元基本一致:学习了用乘法口诀求商以后,结合计算学习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具体内容
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主题图
(1)展示了准备欢乐的节日情境,其中有三组信息,看到这些信息会自然地想到相应的除法问题,以其中的做小旗的问题引出例1。
(2)其他几个问题,教学例1之后让学生解答。
例1(主题图的继续)
(1)依次由其中的两个问题,引出除法算式568、567。
(2)引导学生探索568的解法,567由学生独立计算。
做一做(第49页)
相关的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成组编排,揭示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加深理解用口诀求商的算理。
2.解决问题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在二级上册教学了倍的概念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的基础上,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安排了两个例题:例2,通过实际操作说明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及解答方法;例3,解决实际问题。
例2
通过操作使学生看到10根(2个5根)与5根15根(3个5根)与5根的倍数关系,引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和分析方法。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
例3
(1)脱离实物操作,利用文艺演出的情境,通过对话和舞台上清晰可见的跳舞人数,给出问题全貌:唱歌的有35人,跳舞的有7人,唱歌的人数是的几倍?。
(2)根据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解决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
做一做(第55页)
呈现运动会的局部场景:三组学生(跑步、踢球、练武术)。
根据各组人数的倍数关系,教材提出一个 踢球的人数是跑步的几倍的问题。
鼓励学生根据情境中提供的信息,继续提问题。
3.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问题
例4
(1)以一群学生在公园里,先划船、再坐碰碰车为背景,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并解决游玩中的数学问题。
(2)有序出示两幅图表示上面情景,第一幅图隐含的问题是第二幅图所需的信息。
(3)两幅图有序出示,直观地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了有序思路。
(4)自主探索,展示学生两种解法:分步、列综合算式。通过你是怎样想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解法。
五、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学生已学习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和方法与前面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数目大了些。因此,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思路,同时培养学生迁移能力。
2.精心组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1)由具体到抽象。例2及做一做,都是通过具体活动,直观感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由抽象回到具体。当学生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有初步认识后,可让学生摆学具表示:12是3的4倍。
3.加强基本练习。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二年级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教学设计推荐
大家都在看
数学脑筋急转弯:切西瓜
数学脑筋急转弯:妈妈熨烫衣服
数学脑筋急转弯:分馒头
数学脑筋急转弯:5比0大和0比2大
数学脑筋急转弯:小朋友游泳
数学脑筋急转弯:砸玻璃
数学脑筋急转弯:夜黑风高的晚上
数学脑筋急转弯:渡船
数学脑筋急转弯:学生排队
数学脑筋急转弯:猜成语
数学脑筋急转弯:看棒球赛
数学脑筋急转弯:手指受伤
数学脑筋急转弯:地球与太阳
数学脑筋急转弯:猜数
数学脑筋急转弯:分袋装苹果
数学脑筋急转弯:妈妈买鱼
数学脑筋急转弯:汤姆过生日
数学脑筋急转弯:几个子女
数学脑筋急转弯:篮球鞋
数学脑筋急转弯:超人俯地挺身
数学脑筋急转弯:宴会握手
数学脑筋急转弯:影子
数学脑筋急转弯:四减一等于五
数学脑筋急转弯:分苹果
数学脑筋急转弯:洪水淹桥
数学脑筋急转弯:买帽子
数学脑筋急转弯:放大镜
数学脑筋急转弯:吹蜡烛
数学脑筋急转弯:富豪的东西
数学脑筋急转弯:买卖玩具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