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7
收藏
教学目标:
1.通过人民币和外币兑换,体会求积、商近似值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够按照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3.培养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创造具体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和小组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
教学媒体:
人民币 小黑板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景激疑
1.小调查:查询外币与人民币兑换的比率。
2.交流调查结果。
问:从中国银行2003年3月公布的外币和人民币之间的比率,你懂得了什么数学知识?与你的小伙伴说一说。
二、互动解疑
1.出示例题(1):美国小朋友玛丽的一本故事书折合人民币大约多少元?
①读题,理解题意。
②思考怎样求这本故事书是人民币多少元
③要求学生先试着做一做,列出算式。
2.根据汇报,讲清算理。
①学生汇报。
问: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解答的?能说清楚你的理由吗?
问:你对他的回答满意吗?还有谁有不同的意见或者需要补充?
②小结,讲清算理。
(方法是用外币比率=人民币,记得保留两位小数哟!)
3.出示例题(2):600元人民币可兑换多少美元? 问:这一题有该怎样解答呢?请同学们先试着做一做,列出算式。
三、启思导疑
①学生汇报。 问: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解答的?能说清楚你的理由吗? 问:你对他的回答满意吗?还有谁有不同的意见或者需要补充?
②小结,讲清算理。 (方法是用人民币比率=外币,记得保留两位小数哟!) 试一试。(有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四、实践应用
1.P71-1人民币和港币的兑换练习。
2.P71-2人民币换日元。注意得出的近似值还需要乘100。
3.P71-3欧元换人民币不需要示近似值。
4.P97-4
①求近似值在其他问题中的应用。
②根据实际的具体的情况来判断是否需要四舍五入。
五、总结评价
1.引导回顾本节课的主要知识。
2.反思自己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师生共同交流
高一数学教案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律(1)
高一数学—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与诱导公式
高一数学教案实数与向量的积(1)
高一数学教案向量的概念(1)
高一数学-函数的值域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2
高一数学教案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2)
高一数学教案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律(2)
高一数学教案线段的定比分点(1)
高一数学—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正弦定理、余弦定理(4)
高一数学教案向量的加法与减法(3)
高一数学—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教案
高一数学—三角函数的最值教案
高一数学三角函数应用4103教案
高一数学解斜三角形及应用(学案)
高一数学教案实数与向量的积(2)
高一数学三角函数41(4.9.5)教案
高中数学第三册教案0616
高一数学—三角函数的性质(二)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正弦定理、余弦定理(2)
高一数学教案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1)
高一数学—函数的奇偶性
高一数学三角函数应用4111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3)
高一数学教案正弦定理、余弦定理(3)
高中数学第二册教案0711
高一数学教案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1)
高一数学—三角函数的求值教案
高一数学三角函数应用4102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