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节日礼物》教案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四...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节日礼物》教案

2020-08-07 收藏

一、观察实物引入

1、教师手里举着一个盒子,盒子高度在胸前,师生互动游戏比眼力。

2、教师选择不同方位的学生观察盒子,并介绍所看到的范围。

3、教师近距离观察手里的盒子,并向学生介绍所看到的范围。同时宣布游戏结果:老师获胜。

4、学生由此发表争议,教师质疑: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到我们观察的范围和效果呢?引出新课,并板书。

【设计意图:由学生感兴趣的游戏互动导入课题,既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又使学生感受到观察物体要注意全面性,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活动中探究新知。

(一)、观察位置高低变化:

1、课件出示节日礼物情境图,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图片说出它所传递的数学信息。

2、课件出示贝贝四次观察的不同位置。

3、学生小组内讨论、猜测:贝贝这四次观察,它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想象它每次看到的礼物可能

是什么样子。(小组内可以用桌上的物品亲自去尝试、感受一下观察位置的变化引起的观察效果的不同。)

4、汇报交流。并根据自己的经验,在书中第56页标出贝贝四次观察的顺序。

5、交流反馈,引导学生进行小结,教师板书。

观察位置 观察对象

低 高 范围扩大

6、联系生活讨论:你在生活中还有类似的经历吗?

【设计意图:以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作为学习素材,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从教师指导到放手让学生迁移的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并学会观察的方法,体现动态的教与学。在有趣生动的情境教学中,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为接下来的独立观察作好方法上的指导与铺垫。】

(二)观察位置远近变化:

1、实际观察:

(A)请坐在最后的同学看教室的前方,你能看到哪些物体。

(B)再请这位同学从教室后面向前走,边走边观察,你看到的物体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C)其他同学猜一猜,他们两次看到的画面会有什么不同?

(D)让观察的同学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2、解决情境问题:

(1)课件出示情境图:小明沿着小路去向树林看守人的小屋走去。

学生思考并讨论:小明越走近房子,他观察效果会有什么变化。

(2)(课件出示两幅图片)先比较这两幅图的区别,然后说出哪幅是在A点看到的,哪幅是在B点看到的?

(3)画出小明站在A位置时所能看到的树的范围。(强调画法)

(4)反馈交流后学生独立画出B位置时所能看到的树的范围。

(5)拓展应用:说说生活中你是否也有过远近位置不同,所看到的景物有所不同的经历。

(6)小结:教师补充并板书,课件出示:

看物体时,离得越远看到的物体越( ),越( ),比较模糊。离得越近看到的物体越( ),越( ),比较清晰。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维空间和交流机会,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与同伴交流的的好习惯。】

三、拓展实践。

1、摄影大赛(课件):小军、明明和亮亮对一辆轿车进行不同角度的拍摄,请找出各摄影作品的作者是谁?

2、出示几张本节课小组学习活动的照片,说一说照片是教室的哪个角度拍的?

【设计意图:以学生身边及眼前的教室和互动学习为情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观察生活中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位置关系的场景,丰富课堂教学中的内容,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

四、总结提升:

引用我国北宋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课件出示)一诗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一诗句总结本课,并对学生进行只要我们的视野放得开阔些,我们的胸怀就会变得更宽广的思想教育。

【设计意图:总结环节,将数学知识和语文知识相联系,实现了学科整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受到思想教育的同时,还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

板书设计:

节日礼物

观察位置 观察对象

低 高 范围扩大

远 近 范围缩小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