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6
收藏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教案(九)
一、教学目标
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认识+这个符号,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能通过操作计算5以内的加法,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并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灵活应用。
难点:能从不同的计算方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观察,初步感知加法的含义。
师:同学们不仅在课堂上可以学到数学知识,在平时的游玩中也能发现并学到数学知识呢!你们看,游乐园里的小丑正在干什么? (利用课件动画展示主题图)
(1)通过电脑反复演示,小丑右手拿着3个气球,左手又拿来1个气球。
(2)让学生说一说图意。
同桌之间先互相说一说自己的直观感受和体验,再在全班交流。也可由老师引导说:把右手3个气球和左手1个气球放在一块儿就是合起来的意思。
(一边说一边做手势表示合起来)
反复演示再指名学生说题意,让学生体会到把两部分放在一起就是要把这两部分合起来,从而引出要知道它们合起来有多少,在数学上要用加法计算。
2、学习加法算式。
(1)引导学生说出:由右、左手的气球的数量抽象出要分别用数字3和1表示。
(2)教师说明:在数学上,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气球,就是要把数字3和l合起来。我们可以用符号+表示合起来,教师板书+。
(3)引导学生数一数3和l合在一起是多少,并说说用数字几表示。说明:等于4,用=4表示。
3、学生借用学具动手操作,加深体验加法含义。
操作活动:让每个学生一只手拿3根小棒,另一只手拿l根小棒,求一共有几根小棒。
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把两只手里的小棒合并在一起,也就是把3和1加起来,用算式3+1=4表示。
4、发散思维,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教师启发、引导,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能用加法算式表示的事例,并会口头列加法算式。
四、教学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14年数学高三必修一知识点之数乘向量
14数学高三必修一知识:函数的应用
高三数学必修知识点:统计与统计案例
2014高三数学必修知识点:概率
2014年高三必修数学知识诱导公式
2014高三必修一数学知识点:不等式
2014数学高三必修知识点立体几何
14年高三必修数学知识易错知识
2014高三必修数学知识点第一轮复习
2014年高三必修一数学知识点:数列
高三2014年数学必修知识点:直线与圆
14年数学高三必修知识集合与函数
2014高三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概率与统计
2014高三数学必修一知识之函数与导数
数学2014年高三必修一知识点:集合与函数概念
14高三数学必修一知识:三角函数
14年数学高三必修知识点不等式
14年高三数学必修知识点:不等式
14高三必修数学知识点:数学知识
高三数学必修一知识点之解析几何
14高三必修数学知识七大主干
2014年高三数学必修一知识之集合
高三2014年必修数学知识点公式口诀
14高三数学必修一知识点:立体几何
2014年数学高三必修知识排列组合
数学2014年高三必修一知识正切
2014高三数学必修知识:复数
2014数学高三必修一知识之向量的的数量积
14年高三数学必修知识:数列
14年高三必修一数学知识点:立体几何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