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5
收藏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自学,了解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算盘,及其计算方法;使学生知道计算器上的各个功能键的作用,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习兴趣,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计算器,学会计算器的使用
教学难点:利用计算器来进行计算
教学关键:能够自学了解算盘与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算盘、计算器。
学前准备:查找有关计算工具的资料,准备一下,把你所认识的计算工具用最清楚的方式介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师:我们了解了数是怎样产生的,随着数的产生,就会出现数的计算,为了计算方便,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课前同学们进行了有关资料的查询,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计算工具?
2.老师根据学生介绍的情况补充介绍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
计算工具的源头可以上溯至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古代中国人发明的算筹是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工具。在大约六、七百年前,中国人发明了更为方便的算盘,并一直沿用至今。许多人认为算盘是最早的数字计算机,而珠算口诀则是最早的体系化的算法。
计算尺的出现,开创了模拟计算的先河。从冈特开始,人们发明了多种类型的计算尺。直到20世纪中叶,计算尺才逐渐被袖珍计算器取代。
从17世纪到19世纪长达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一批杰出的科学家相继进行了机械式计算机的研制,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帕斯卡、莱布尼茨和巴贝奇。这一时期的计算机虽然构造和性能还非常简单,但是其中体现的许多原理和思想已经开始接近现代计算机。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不断更新。目前,速度快的计算机1秒钟能计算几十万亿次。计算机的大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大约有一间房间那么大,现在有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还有掌上电脑。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课前查阅资料,培养了学生采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同时,计算工具的发展史,让学生体会到了科技的进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刚才同学们介绍了许多的计算工具,其中算盘是我们中国所特有的,现在在许多地方还能见到。你认识算盘吗?对算盘有哪些了解?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实录
苏教版数学第四册《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教学实录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儿童乐园》教学实录
《商不变的性质练习课》教学案例
人教版《乘法估算》教学实录
《三角形的分类》教学实录
四年级上册数学《商不变的性质》教学实录
小学数学《圆的面积》教学实录
《条形统计图》教学实录
二年级下册《重叠问题》课堂实录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测量的估计》教学实录
《倒数的认识》教学实录
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成长--数学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第十册《购物策略》教学实录
数学综合实践课《今天我当家》教学实录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教学实录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教学实录
《图形的旋转》教学实录
低年级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复习实录
新世纪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应用》教学实录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学案例与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课堂实录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千克》教学实录
用数对确定位置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点阵中的规律》教学实录
苏教版数学《体积与容积》教学实录
百分数的应用《利息》教研实录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课堂实录及反思
四年级数学《田忌赛马》课堂实录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