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23
收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测定直线和沿直线测量指定的距离.了解步测和目测的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能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
会利用简单的工具沿直线测定指定的距离.
教学难点
会利用简单的工具沿直线测定指定的距离.
教学准备
卷尺,标杆,测绳,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测量工具.
1、(播放农民在平整土地;工人在兴修水利、建造房屋时进行测量的场景)
2、教师说明:测量土地时要用到标杆、卷尺、测绳等工具.(一边说一边出示)
二、利用工具实际测量.
1.如果要测量教室的长和宽可以怎样来测量?请同学来演示一下.
2.教师小结:测量较近的距离,可以用卷尺或测绳直接量出.
3.如果要测量学校操场跑道的长度应该如何来测量?测量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4.组织学生讨论,汇报(学生边汇报,教师边演示课件实际测量)
(1)两个人先在A点和B点各插一根标杆;
(2)第一个人在A点指挥,叫第三个人把另一根标杆插在C点,使它和B点的标杆同时被A点的标杆挡住;
(3)用同样的方法再把另一根标杆插在D点
(根据测量距离的长短来确定分段测量的段数.)
(4)把所有这些点连接起来,就定出了一条直线.
测定直线以后就可以用卷尺或测绳逐段量出所要测量的距离了.
三、步测和目测.
1.步测.
(1)(演示1步的长度)从后脚尖到前脚尖的距离.
(2)(演示步测的过程)先量出几十米的一段距离,用均匀的步子沿直线走上三、四次,记好每次走的步数,然后再算出平均每次走的步数,再算出走一步的平均长度是多少?
(3)强调:步子要均匀,不能忽大忽小;要尽量沿直线行进.
2.目测.
(1)你现在能不能坐在座位上估算一下你和老师之间的距离.
(2)这种只用眼睛来估量一段距离的方法叫做目测.
(3)出示图片参照图,帮助学生练习目测.
(4)教师说明:目测时容易受地形的影响,如在开阔地,容易把距离估测的偏短,而在狭长的地方又容易把距离估测的偏长.
四、实践活动.
全班分成三组,分别进行实践活动.
1.测定直线.让学生分组按照课前分别指定的两点之间测定直线,在地面上画出直线,并量出两点间的距离.
2.步测.
(1)先测出自己的步长.50米的距离反复走3次求出平均步数,再算出平均步长.
(2)步测学校大门口到教学楼的距离.
(3)公布工具测量的结果与自己步测的结果进行比较.
3.目测.
教师先测定50米的距离,每隔10米插上标杆,估计10米、20米、30米各有多长,然后拔掉标杆,根据指定的目标练习目测.
五、课堂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步测和目测与利用工具测量有什么区别?
(在缺乏测量工具或对测量结果要求无需很精确时,可采用步测或目测.)
“条件概率”教学设计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教学设计(3)
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1课时)
“古典概型”教学设计(3)
函数的应用第一学时
点到直线的距离说案
都是张数惹得“祸” ──也谈《烙饼问题》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1课时)
(整数值)随机数(random numbrrs)的产生
“随机抽样”教学设计
《有趣的平衡》教学设计
圆的标准方程(1)
科学预设 驾驭生成 优化教学
《点到直线的距离》说课稿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学设计(1)
给学生舞台他定能绽放异彩
剖析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朴实的教学 真实的课堂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教学设计(1)
集合与函数概念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教学设计)
“古典概型”教学设计(2)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整合计算和问题解决
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
《等量代换和简单的几何证明复习课》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说题示例
以生为本收获无限精彩
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