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30
收藏
我从事小学数学教育已经有四个年头了,我一直在探索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课堂效率,如何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深度学习,如何让学生爱上我的数学课。今天我就将自己的实战经验说一说。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身心状态多处于爱动、活泼,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等特征,所以首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多地呈现出一种基于学生个体积极参与、互动实践的状态。学习不再仅仅是学生的个人行为,而是课堂教学活动中所有成员参与的一种团队合作行为。有一次我要讲角的初步认识,我提前让学生在家预习,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存在角,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没想到,第二天学生们带来了自己做的各种各样的角,我都惊讶了,我发现要是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以及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学生会给你意想不到的结果。针对角的讲解,我也了解,每个学生学习的程度不同,有的接受的快,有的接受的慢,所以我就针对所教内容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发现学生的多样性和个别差异性,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享有学习的主动权,都能获得自身在现有基础上的更优化发展。
小学的学生想象力比较丰富,所以要想让学生在课堂深度学习也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接受教育的同时,也是个人思维培养和锻炼的过程,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倾向于对学生自身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发掘和养成。记得我在讲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图片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金牌得数,我就会让学生自己观察、同桌讨论,想一想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看到这里你有什么想说的,你能用几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这既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比较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可以适当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可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有一次我在拼角的时候,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动手操作,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学的也比较快乐,都争着抢着上台演示,下去检测学生学的也比较好。我发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这就是我的发现,我的数学课堂经验,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探索如何促进孩子深度学习,爱上数学课。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二年级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论文推荐
大家都在看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标出物体的位置》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教材分析》数学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整理和复习》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 练习课》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归纳总结》数学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4)》数学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乘分数(1)》数学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教材分析》数学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描述并绘制路线图》数学教案
月考分析 学生成绩出来,第一就是分析考情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归纳总结》数学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整理和复习》数学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1)》数学教案
数学教育生活化探讨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的意义(2)》数学教案
教研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培养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单元分析》数学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1)》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教材分析》数学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数学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3)》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求一个数的小数倍数是多少及验算方法》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 单元分析》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练习课四》数学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1)》数学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除以整数》数学教案
活动小结 精彩数学节 快乐学数学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简便运算》数学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教材分析》数学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2)》数学教案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