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随笔 如何进行数学建模——由一道题引发的思考_教学随笔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教学随笔 如何进行数学...
首页>教学经验>教学随笔>教学随笔 ...

教学随笔 如何进行数学建模——由一道题引发的思考

2020-04-25 收藏

这几天,一直在想,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今天下午的钉钉直播答疑当中,张老师讲了一道题,让我想到了核心素养之一“模型思想”,他在利用“数学建模”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模型思想”,然后再结合今天的这道题来谈谈如何进行数学建模。2011版数学课标中指出:

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包括: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 、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

今天复习了运算律,我们在作业当中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拓展题:

不计算,比较下面两个积的大小。

A=987654321×123456789 B=987654322×123456788

先不说这道题的解法有几种,我们来看一下张老师是如何来讲解这道题的。

他先出示了另外一道题让学生来做:

一个长方形周长是20,那么它的面积最大是多少?

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在钉钉直播的评论区写出自己的答案:24,或者25。究竟哪个答案对呢?张老师用列举法讲解了这道题:

因为一个长方形里面有两个长和两个宽,所以,一个长加一个宽等于10。列举法: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