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7
收藏
第1课时 简单的统计活动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88~89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能按照一定的标准,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分析、描述,经历统计的全过程。
2、进一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并能完成相应的统计图表,能从统计图表中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体验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4、让学生受到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观看主题图(制成的动画)——统计小猫钓鱼的情景:
(2)教师:看到些什么?
二、探索新知
(一)出示例1
下面是小猫钓鱼的情况:
小猫全天钓鱼数统计表
(1)学生观察统计表。从表中可以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学习统计图。
(3)表中的合计表示什么?
①教师:谁来说一说我们过去都学过了哪些统计图?(用作记号等方法来制作统计图等)
②出示教科书第88页的统计图
教师:这是条形统计图,谁来说一说你从图上都看到了什么?
③小结:像这样用条形来表示统计表中的数据,我们就叫它条形统计图。
让学生从统计图中找出哪只小猫钓数量最少,最多。
让学生明白:在条形统计图中一眼就可以看出谁多谁少。
(二)教学例2
(1)学生观察本班同学年龄记录表。
教师:你从表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教师引导:全班合在一起统计,人数太多,可以分段整理数据。
(2)学生完成统计表。
①将学生分为3个小组,分别按年龄统计一个部分。
②将3个组的数据汇总。(求出合计)
(3)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
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
(4)回答第89页的两个问题。
学生还可以根据统计图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三)练习
完成第89页的课堂活动。
怎样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2016年中考考试数学知识辅导:整式的加减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加和减》教材分析
2016年中考考试数学知识辅导:三角形全等的公式
小学数学听课反思 听《小括号》有感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单元评价(第四单元加和减第7课时)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千克和克1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1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中英美思想碰撞下的思考——名思教研小学数学听课有感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千克和克的认识》教学反思
2016年中考考试数学知识辅导:内角和公式证明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练习课2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练习五2
2016年中考考试数学知识辅导:三角形的重心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克的认识1
2016年中考考试数学知识辅导:补角的性质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第四单元加和减第2课时)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练习五1(第四单元加和减第5课时)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第四单元加和减第4课时)
师生参与,共同进步 ——读《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随笔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资源,离课堂很近(《称一称》案例)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克的认识”教学实录
2016年中考考试数学知识辅导:直线的点斜公式方程
2016年中考考试数学知识辅导:一次函数公式性质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练习五3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称一称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第四单元加和减第3课时)
《0和任何数相乘以及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
2016年中考考试数学知识辅导: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