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反思 如何拯救数学期末复习的‘“高原反应”_教学随笔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教学工作反思 如何拯救...
首页>教学经验>教学随笔>教学工作反...

教学工作反思 如何拯救数学期末复习的‘“高原反应”

2020-03-06 收藏

2019-2020上学期期末复习时间较长,学生整整复习了近三周时间,在刚刚进入复习阶段的时候,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对整本书的理解和单元之间的连贯性以及对于易错点的整理,学生都能形成自己的理解,通过检测发现学生的进步很大。但从进入第二周开始,学生普遍开始出现新的问题,例如:计算出错,少题、漏题,抄错数字等等一切可以反映为粗心、不认真的错误习惯,在老师反复纠错过程中,情况仍然没有好转,好似对期末复习有了“高原反应”。就这个问题我深入进行了分析和思考,以下是我的一些个人见解。

学生之所以出现这一类问题原因主要在于:

1. 教师复习没有针对性,一味的刷题,对学生存在的个性特殊问题没有进行专门的指导,题海战术使学生对期末复习产生了疲劳的感觉。

2. 学生学习心态不踏实,在课堂中练习中一味求快,不求质量,不懂得珍惜每一次练习的机会,利用练习对自己的复习进行查漏补缺这一点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可以理解。

3. 教师在课堂中没有形成专业的复习策略,小到每次复习课堂时间的分配,针对每节知识点的练习题类型、讲解应该以怎样的环节进行,大到整本数学的复习应该在课标的基础上怎样再次进行整合,复习时间和检测时间多久循环一次是最佳的。这些细节的处理会影响学生在复习中状态和心理情绪。

针对以上问题的思考,我在课堂中进行了如下的思考和改进:

1. 把整体的复习分为了三个环节进行,第一周主要针对单元知识的整合,注重学生对整本书知识结构的梳理和思维的建构,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复习,把握在单元中的重难点,课堂中控制20分钟的讲解时间,剩下的时间让学生充分的进行练习,教师可采用讲一题做一题、学生讲解的方式灵活进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点是在其中寻找学生普遍存在的知识难点和易错点,为第二次的复习做针对性的准备。同时在学习中显现出来的后进生,要开始进行专门的补差工作。第二周复习在第一周整理的基础上,把难点和易错题进行归纳,寻找同类型的题供学生认识,学生在辨别同类题的过程中,会意识到自己错误的知识点误区,从而改进。这一轮的复习明显比第一周要有挑战性,利用第二周的复习攻克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第三周要进行专门的查漏补缺和培优补差工作,一个班级的学生大致存在几种个性问题:写题速度慢,没有检查时间;大部分学生没有检查意识;理解能力弱,读不懂题意。这些问题对学生来说,好似就像一个养成的坏习惯,纠正的难度较高。后面我会详细阐述。

2. 实施奖励技巧,增强学生检查意识。当发现学生做完题但不检查时,我会故意限定时间,告诉学生在规定时间老师会收卷,增强学生的紧张情绪,或者让同桌之间相互检查订正,再让每一位学生说说你发现的问题和同桌在做题时存在的问题,这样就把每一位同学的问题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呈现,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和交流比老师的话语更有说服力,所以达到了良好的效果。慢慢地,学生的检查意识越来越强烈,通过检查,学生的这些“低级错误”也能自行纠正。对于在这个过程中表现越来越好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的奖励和表扬,让这种好的做法和习惯大力地宣传,形成正能量。

除此之外,在复习中还存在其他各种各样的“高原反应”,但是只要教师善于思考,对待学生有耐心和爱心,学生的进步就每天都能看得见,这些进步也不断鼓励着我,思考、思考、再思考……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