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老师教研小论文 以疑促思 以情蕴学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数学老师教研小论文...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小学数学老...

小学数学老师教研小论文 以疑促思 以情蕴学

2020-01-10 收藏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数学学习总目标涵盖了智慧和情感两大领域,体现了情智教学的要求。情智教学直抵教育的本质及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数学课堂教学,要想有效、高效,必须构建和谐人本的课堂,形成智慧的碰撞、情感的联通,实现情理交融、情智共生。所以在《认识时间》这节课,我着眼学生的全面发展,聚焦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创设了有浓浓的思考味,清晰的数学味,温馨的人情味的数学课堂。

浓浓的思考味

课前,我创设“时间猜猜猜”的游戏,既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唤起学生对整时特点的记忆,建立与旧知的思考,为新知做铺垫。在课中设置认知冲突,“分针明明指向1为什么却是5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在解决1时=60分时,放慢节奏,通过动手“拨一拨”的小组合作,经历观察、实验、猜想、推理,主动探索问题的答案。同时,动后有“思”,及时回顾活动中的思考过程,对知识进行深刻感悟,构建数学认知。给与静静学习和思考的时间,不仅让学生在经历探究过程之后获得真正的成功和乐趣,更体验到数学思考的魅力。

清晰的数学味

数学课最浓的必定是数学味。教师要基于儿童的认知水平进行教学设计,使外在的、静态的、客观的数学知识,变成儿童内在的、主观的、动态的学习对象。引导学生经历“百思不解的困惑——茅塞顿开的激动——问题被突破的愉悦”,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在本节课中,最难突破的是准确读出钟面上接近整时的时刻。为了更好的突破重难点,我不是靠讲授知识时生拉硬扯、牵强附会的阐述,而是融入其中“分针指着10,想一想时针这时会在什么位置?”,在学生清晰直观的感知后,因势利导的渗透,追问“分针指着6,时针会指在哪呢?”“分针指向2,时针又会在哪里?”,采用教者有意学者无心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感悟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精髓,建立时针和分针的数学模型,达到潜移默化、画龙点睛的沁润和感染。

温馨的人情味

课中我努力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在设计本节课时,我从环卫工人、快递分拣员、外卖小哥和交警辛勤工作的场景入手,在巩固学生对时间的认识时,唤起学生对辛勤工作者的敬意,也唤起学生的仁爱之心。不仅要尊重劳动者的付出,同时珍惜时间,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让自己的生活也过得有意义,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有人情味的课堂不仅要求教师充满仁爱之心,充满激情,更要注重情智的交融与共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使课堂真正成为润泽生命的文化场。

以疑促思,以情蕴学,学生能够主动积极的学,创造性的学,自由快乐的学。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创造性思维的闸门能够打开,智慧的火花能够点燃,情感的力量得以升华。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