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30
收藏
复习就是再一次的学习。复习课的主体是知识的再现,就是将已学过的知识不断提取的过程。其主要任务不仅要回顾、巩固已学知识,还要能让知识系统化、应用化、实践化。因此,每位教师都觉得复习课最难上。长期以来,许多教师上复习课随意性很强,要么一讲到底,要么收集大量试卷、习题一练到底或者由教师自身包干到底。这样的复习课并不是科学、合理的。那么,如何组织好一节具有实效性的“小学数学复习课呢?”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有以下感悟。
一、引导自主复习,注重“理”
在复习课的教学中,可以放手让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独立自主地、自由自在地操作、思考与整理,全身心地投入探究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然后引导学生对各自独创的结果进行分析与综合的同时,运用“比较”异同这一思维方式逐步构建相同的结果,在学生体验、交流、反思、辩论中寻求一种最佳的结果。通过“存异——求同——求佳”的操作策略,学生的认知结构也得到充分的发展,即达到“感悟——理解——升华”,促使学生从“无序”思维到“有序”思维再到“科学”思维方式的发展。
二、指导复习方法,注重“建”
在复习课的教学中,要针对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弱点,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标准把有关知识、概念作纵向、横向联系归类、整理,使之“竖成线”、“横成片”,达到所复习的知识要点条理清晰,知识结构脉络分明。教给学生整理与归类的方法,使学生在获得比较系统的知识的同时,不断构建和完善认知结构,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重视生活联系,注重“用”
学习数学要以一定的经验为背景,复习课的设计应该为学生提供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探索数学的情境。要给学生充分的机会,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感知、操作等活动来认识数学,让学生“做数学”比简单地教给数学知识更重要。让学生“做数学”的途径之一就是设计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数学情境。 总之,习题的设计在内容上要“全”,在形式上要“精”,在方法上要“活”,在时间上要“足”。教师要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演练机会,为学生的评价提供丰富的资源,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四、注重拓展延伸,注重“延”
在复习课中精心设计开放性、综合性的习题,给学生提供一个能够充分表现个性、激励创新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引导和帮助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把知识结构转化为认知结构,促进学生智力、能力的发展。
教有法而无定法。复习课的梳理不一定完全在课上,比如我们现在经常运用的让学生办数学小报、写数学日记进行梳理;然后在课上,孩子们可以对数学小报,数学日记进行展评。从中相互借鉴,相互学习。
西师大版数学一上《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FLASH课件
2014西师大版数学一下《两位数加两位数》ppt课件2
2014西师大版数学一下《左和右》ppt课件
2014西师大版数学一下《整十数加、减整十数》ppt课件1
2014西师大版数学一下《两位数加两位数》ppt课件3
2014西师大版数学一下《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ppt课件1
2014西师大版数学一下《进位加法》ppt课件
2014西师大版数学一下《数,数的组成》ppt课件
西师大版数学一上《11-20各数的认识》PPT课件之二
2014西师大版数学一下《整十数加、减整十数》ppt课件
2014西师大版数学一下《退位减法》ppt课件1
西师大版数学一上《5以内数的加法》PPT课件
西师大版数学一上《20内的退位减法》FLASH课件
西师大版数学一上《和是6、7的加法》FLASH课件
西师大版数学一上《8加几》PPT课件
西师大版数学一上《数积木》FLASH课件
2014西师大版数学一下《退位减法退位减法》ppt课件
西师大版数学一上《5以内数的减法》PPT课件
西师大版数学一上《1-5的认识》FLASH课件
西师大版数学一上《11-20各数的认识》PPT课件之一
西师大版数学一上《0的认识3》PPT课件
2014西师大版数学一下《找座位》ppt课件1
西师大版数学一上《6、7的加法》FLASH课件
2014西师大版数学一下《认识钟表》ppt课件
西师大版数学一上《8加几》FLASH课件
2014西师大版数学一下《认识钟表――认识整时》ppt课件
2014西师大版数学一下《前和后》ppt课件
西师大版数学一上《10的加减法练习》FLASH课件
西师大版数学一上《分类》FLASH课件
2014西师大版数学一下《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ppt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