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2
收藏
“方程是一种数学模型”。这是著名学者徐利治先生在《数学方法论选讲》中的提法,可以将数学模型解释为:针对或参照某种事物的特征或数量相依关系,采用形式化的数学语言,概括地或近似地表述出来的一种数学结构。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解决问题的活动,自己去探索、研究、寻求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不久前听了一节《认识方程》的课,授课老师开门见山,利用前测材料直接提问学生,“什么是方程”?你能试着写一个方程吗?然后展示学生写的不同形式的方程雏形,抽象出方程,并引导学生总结出方程的概念。老师通过对学生前测反馈回来的原有知识掌握情况,大胆的放手,通过写方程、判断方程、等活动引领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接着让学生独立创编方程故事,体验方程的意义,再用同一个方程可以表示不同情境的小故事,帮助学生推想与比较中实现原有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本质的有效衔接。最后老师让学生回顾一二年级学过的知识,用今天的方程表示出来,再呈现初中的方程,激发学生对方程的深入认识。这样就可以把方程的“前世、今生、后世”紧紧联系起来,引领学生站在系统的高度上思考数学问题,培养他们的悟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方程”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的模型,被广泛地应用,用方程解决问题,是人类在解决问题上的一大进步。在学生的学习经历中,教师要让学生逐渐从“算术”到“方程”产生思想、意识的转变,学生的转变是从认识“方程”和掌握基本的“解方程”方法开始的。方程思想的首要方面是“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列出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因此,教学应通过设计丰富的情境,让学生经历建立方程模型的过程。在教学“认识方程”时,教师就要有“建模”意识。
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课后检测试题12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单元测试题2
八年级数学图形的相似单元自测卷
八年级数学概率初步同步练习题
八年级数学二次函数测试题
八年级数学平面上的点坐标同步练习2
八年级数学分式及其基本性质测试题
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课后检测试题13
八年级数学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选用同步练习2
八年级数学二次根式综合同步练习
八年级数学实数水平测试题
八年级数学分式同步练习4
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2
八年级数学反比例函数单元复习题
八年级数学分式专项训练题1
八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课外跟踪练习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单元测试题2
八年级数学分式专项训练题2
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考试试题1
八年级数学一元二次方程同步测试题
八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的判别同步练习2
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同步练习2
八年级数学反比例函数检测卷
八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同步测试题
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课后检测试题14
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考试试题2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单元测试题1
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试题3
八年级数学反比例函数单元检测卷
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课后检测试题10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