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8
收藏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平均数》数学教案
第四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
第5课时 平均数
教学内容:
课本第49---51页例3、练一练和练习八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平均数刻画一组数据特征的过程,联系实际问题感受平均数的含义,建立平均数的概念;学会求简单平均数的不同方法,初步学会利用图形直观或具体数据估计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2、使学生经历移多补少、先合后分、估算等寻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等活动,体会平均数是一组数据总体情况的反映,了解平均数在统计活动中的价值和作用,发展数据分析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的基本经验。
3、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问题的探究活动,能对别人的想法提出质疑或建议,初步培养乐于思考、勇于质疑的品质,体会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
教学难点:
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说说参加过哪些游戏?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例3情境图:
说明:这两幅统计图分别表示男生和女生套中的个数。 引导:你能从图上知道些什么?男女生套圈比赛要比的是什么?你认为可以怎样比?
二、解决问题,认识新知。
1、交流解决方法。
讨论:这里记录了同学们想的积种不同的比较方法,你认为哪种比较方法是合理的?为什么?
(学生对不合理的方法提出质疑、否认,确认因为人数不同,比较男生和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是合理的。)
2、初步认识平均数。
(1)移一移-----探究男生套中的个数。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四年级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教学设计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八年级数学等可能性3
八年级数学等可能性1
八年级数学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
八年级数学证明1
八年级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4
八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综合
八年级数学实际问题和反比例函数的应用2
八年级数学等可能性4
八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综合
八年级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8
八年级数学证明3
八年级数学平方差公式6
八年级数学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3
八年级数学中位数与众数4
八年级数学等可能性2
八年级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4
八年级数学中位数与众数5
八年级数学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3
八年级数学中位数与众数6
八年级数学等可能性4
八年级数学平方差公式6
八年级数学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
八年级数学证明4
八年级数学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八年级数学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
八年级数学等可能性2
八年级数学证明4
八年级数学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
八年级数学等可能性1
八年级数学证明2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