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2.解简易方程第3课时》教学设计带反思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四...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2.解简易方程第3课时》教学设计带反思

2019-08-12 收藏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解方程(二)。(教材第6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等式的性质解形如ax±b=c类型的方程,并会用方程的解进行验算。

2.使学生会把小括号内的式子看作一个“整体”,来解形如(x+b)a=c类型的方程,体会“整体”思想在教学中的运用。

重点难点

重点:连续两次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形如ax±b=c、(x+b)a=c类型的方程。

难点:体会“整体”思想在教学中的运用。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学生默写或者默背等式的性质,然后指名回答。

(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两边仍然相等。

(2)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2.说说解下面方程的根据。

x+3.5=79.4    1.5x=7.5    x÷5=4.2    3-x=2.5

二教学实施

教学教材第69页例4。

1.投影出示。

师:图中左边有几盒水彩笔,每盒多少支?右边散放着几支?整盒的水彩笔有多少支?一共有多少支?

生:从图中可以看出,有3盒水彩笔,每盒x支,所以整盒的水彩笔应该有x+x+x=3x(支),散放着4支,一共有(3x+4)支水彩笔。

师:大括号表示什么意思?40支和大括号有什么关系?

生:上图中的大括号表示把整盒的和散放着的加在一起是40支。

师:你能根据图列方程吗?

生: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可以得出,3盒水彩笔的支数+4=40,所以可以列出方程3x+4=40。

2.探索3x+4=40的解法。

师:观察这个方程的形式和前面学习过的方程有什么不同?你会计算吗?(学生独立思考)

追问:能否用等式的性质解这种形式的方程?怎样算?根据学习解方程的经验,尝试解这个方程。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师:解方程3x+4=40时,一般把“3x”看作“整体”,根据等式的性质1先在方程的两边都减去4,把方程转化为3x=36,然后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求出方程的解。

学生汇报交流算法。

先把3x看作一个数,把这题看成是x+b=c形式的方程,运用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两边仍然相等来解方程。

教师板演:

解:3x+4-4=40-4——先把3x看作一个整体。

     3x=36

    3x÷3=36÷3

      x=12

3.小组讨论。

(1)看图列方程前首先要做什么?看图列出方程的关键是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看图列方程前,先读懂图中隐含的数量以及数量关系,哪些量是已知的,哪些量是未知的,列方程的关键是找到图中隐含的等量关系。

(2)解形如ax±b=c类型的方程的根据和解形如ax=b、x±a=b类型的方程有什么不同?

小组合作,师生讨论得出:

解形如ax±b=c类型的方程的根据是等式的性质,与形如ax=b、x±a=b类型的不同是连续两次运用等式的性质①和②。

在交流中使学生明确:

在解此类方程的过程中运用了两次等式的性质;解这种类型的方程,关键是要把3x看作是一个数,根据等式的性质,先求出3x ,再求出x 得多少。

教学教材第69页例5。

1.投影出示。

解方程2(x-16)=8。

2.讨论计算方法。

方法一:整体方法

教师提问:上面的方程能否用例4“整体”的思路方法来解答?如果可以,把谁看作整体?

小组讨论得出:在方程2(x-16)=8中,如果把x-16看作一个整体,这样就可以利用“整体”的方法来解答。

师生共同解答:

2(x-16)=8

解:2(x-16)÷2=8÷2——先把x-16看作一个整体。

     x-16=4

    x-16+16=4+16

       x=20

方法二:先计算后解方程的方法

师:能否先计算方程的左面2(x-16),再解方程?

小组讨论得出:方程的左边2(x-16)可以先根据乘法分配律计算出来,然后再解方程。

生尝试解答:

2(x-16)=8

解: 2x-2×16=8

   2x-32=8

  2x-32+32=8+32

     2x=40

  2x÷2=40÷2

    x=20

3.方程的验算。

师:在验证一个数是不是某一个方程的解时,我们可以把这个数代入原方程来进行检验,这就是方程的检验。

追问:20是不是方程2(x-16)=8的解呢?如何检验?

小组讨论方程的检验方法。

生:把x=20代入原方程,看方程的左、右两边是不是相等。

生:还可以再重新解一次方程,看两次答案是否一致。

师生共同体验方程的检验方法。

检验:把x=20代入原方程

左边=2(x-16)=2×(20-16)=2×4=8

右边=8

左边=右边

所以,x=20是原方程的解。

4.小组讨论: 解形如(x+b)a=c这样的方程时,把谁看作一个整体,再解方程?

讨论得出:

解形如(x+b)a=c这样的方程时,把(x+b)看作一个整体,再解方程。

三课堂小结

师:解方程的步骤是什么?

小组讨论、师生对话得出:

(a)先写“解:”。

(c)求出x的值。

(d)注意“=”对齐。

(e)验算。

四课堂作业新设计

1.看图列方程并求解。

(1)

(2)

(3)

(4)

2.填空。

3.解方程。

8+4x=56    3x-2=28    2(x-2.6)=8    5(x+1.5)=35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1.(1)5x+2×2=44 x=8    (2)4x+18=28 x=2.5

(3)4x+2=50 x=12 (4)3x-28=122 x=50

2. (1) -5 -5 16 2 16 ÷2 8

(2)÷3 ÷3 1.6 -1.2 1.6 -1.2 0.4

3. 12 10 6.6 5.5

教材习题

第69页做一做:1. 5x+1.5=7.5 x=1.2

2. x=8 x=26 x=3 x=28

练习十五

1. (1)x=44 (2)x=8 (3)x=1.5 (4)x=2

2. x=1.5 x=2.4 x=5.5 x=13.6

x=0.3 x=30 x=3.3 x=75

3. x+2.7=6.9 x=4.2 x-45=128 x=173

9x=18 x=2 x÷4=75 x=300

4. (1)x+35=91 x=56 (2)3x=57 x=19

(3)x-3=6 x=9 (4)x÷8=1.3 x=10.4

5. 略

6. (1)x-258 (2)x+5 (3)200-3x

7. x=24 x=16 x=5 x=11 x=0.9 x=5.4

8. (1)x+50=100+100 x=150 (2)30×2+2x=158 x=49

9. x=1 x=3 x=19 x=0.6 x=7 x=3.51

10.略

11. (x+5)×2=36 x=13 3x+x=80 x=20

12. x=2 x=21 x=1.6 x=5 x=21 x=5

13. (1) (2)=  (3)=  (4)

14*. 8 2.7 1.4 0.1

板书设计

解方程(二)

例4:                       

解:3x+4-4=40-4←先把3x看作一个整体。

     3x=36

    3x÷3=36÷3

     x=12 2(x-16)=8

解: 2(x-16)=8

例5: 2x-32=8

2x-2×16=8 2x-32+32=8+32

解:2(x-16)÷2=8÷2←把x-16看作一个整体   2x=40

  x-16=4       2x÷2=40÷2

  x-16+16=4+16      x=20

x=20

   

             

课后反思

在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1)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连续两次运用等式的性质求出方程的解。

(2)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不同形式的方程,适时引导,进行知识的迁移,找准探究的内容,挖掘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与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突出探究的重点,学得主动轻松愉快。

(3)学生在尝试中,有的解出方程,但不能肯定自己做的对不对,让学生自己尝试进行验算。经过验算之后,知道自己做对了,学生体验了验算的快乐,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加浓厚。

(4)在教学中采取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参与学习的机会。

备课参考

教材与学情分析

1.本节课是学生学习了简单的形如ax=b、x±b=c等类型的方程的解法后进行的教学,教学时学生已经有了上述简单方程解法的知识经验,本节课的不同之处是连续两次运用等式的性质,把ax或者是小括号部分看作一个“整体”然后再解方程。

2. 无论是用等式的性质解ax±b=c类型的方程还是解形如(x+b)a=c的方程,其解答的关键是把谁看作一个“整体”,也就是说体会“整体”思想在数学中的运用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典型习题解析

1.教学中要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让他们经历知识的形成、问题的思考、规律的寻找、结论的概括的过程。

2.解答形如ax±b=c类型的方程时,通过与形如ax=b类型的方程进行比较;解答形如(x+b)a=c的方程时,采用两种方法对比,引导知识的迁移,然后进行验证,最后得出结论。

3.总之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探究,在探究中学习”.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