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7
收藏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以及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选题意图:
结合PPT演示帮助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算理,掌握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用连加计算的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理解连加的意义。
2、通过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的动手操作活动,掌握连加的计算顺序,能正确进行10以内的连加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课前游戏复习口算接龙
小朋友,听说最近花果山真热闹!咱们去看看吧!悟空号列车开来了,你能把它顺利开起来吗?
二、解决问题,探究新知
探究连加的意义及算法
解决问题一共有多少只兔子?
课件动态演示:出示草地上4只小兔,先来了3只小兔,又来了2只小兔。
请大家用原来有先又完整地说一说理解理解连加的意义。
(1)解决这个问题,要用到图上的哪些信息?找一找,圈一圈。
(2)尝试列式:要求一共多少个?可以怎样列算式?
可以列式
14+3=7 7+2=9 2 4+3+2=9
指名说说第一种方法两个算式的意思;再说一说第二种算式中的4、3、2各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理解要求一共有几只小兔,还可以直接把4、3、2三个数加起来。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22函数的表示法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2.2.1《对数与对数运算》(一)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2.2.1《对数与对数运算》导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3.1.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32函数的奇偶性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2.2.1《对数与对数运算》(2)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第一课时)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4.1《集合与函数的概念》复习小结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第二课时)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2.2.1《对数与对数运算》(一)自助餐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1)导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1)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2.2.1《对数与对数运算》教学设计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2.2.1《对数与对数运算》(3)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1)导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能力强化提升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13《集合的基本运算》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2.1.2《指数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1)导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2.1《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第1课时示范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3.3《奇偶性》导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第二课时)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21函数的概念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3《函数的基本性质》学案2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2.1《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备课资料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第一课时)强化作业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3《函数的基本性质》学案1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第二课时)自助餐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2)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第一课时)自助餐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