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4
收藏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p.28、29
教材简析:
本节课的教学先通过计算三角尺的3个内角的度数的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引发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猜想,再通过组织操作活动验证猜想,得出结论。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归纳,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o。
2、让学生学会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o这一知识求三角形中一个未知角的度数。
3、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的意识,锻炼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三角板,量角器、点子图、自制的三种三角形纸片等。
教学过程:
一、提出猜想
老师取一块三角板,让学生分别说说这三个角的度数,再加一加,分别得到这样的2个算式:90o+60o+30o=180o,90o+45o+45o=180o
看了这2个算式你有什么猜想?
(三角形的三个角加起来等于180度)
二、验证猜想
1、画、量:在点子图上,分别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画好后分别量出各个角的度数,再把三个角的度数相加。
老师注意巡视和指导。交流各自加得的结果,说说你的发现。
2、折、拼:学生用自己事先剪好的图形,折一折。
指名介绍折的方法:比如折的是一个锐角三角形,可以先把它上面的一个角折下,顶点和下面的边重合,再分别把左边、右边的角往里折,三个角的顶点要重合。发现:三个角会正好在一直线上,说明它们合起来是一个平角,也就是180度。
人教版数学二上《8的乘法口诀及求商(一)》同步练习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比》教学反思
青岛版(五年制)数学二上《野营----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苏教数学五年级上《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左右》课堂实录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前后》教学反思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左右》教学实录与评析
青岛版(五年制)二上《野营----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青岛版(五年制)数学二上《野营----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法和除法(一)》课后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前后》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前后》教学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上《口算除法》评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前后》教学反思
青岛版(五年制)二上《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实录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可能性》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左右》案例分析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教学实录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前后》说课与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课堂实录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课后反思
青岛版(五年制)数学二上《制作标本----表内除法》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前后》教学反思
人教版三上册《口算除法》教学片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一上《前后》说课稿
青岛版(五年制)二上《野营----有余数的除法》单元分析
青岛版(五年制)二上《制作标本----表内除法》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