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3
收藏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边的关系》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画一画、量一量、算一算等实验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3、应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教学重、难点]
1、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应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几个形状不同的三角形、直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出示情境图,问:笑笑从家到学校哪条路最近?你是怎样想的?生:走a路线最近。因为
师:在生活中人们都愿意走近路。在这幅图中,笑笑家、邮局、学校所在的位置,正好组成一个三角形,从图中和我们的生活经验中同学们都认为a路线最近,路线b加上路线c一定比路线a远。那么,是不是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一定比第三边大呢?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小组活动:用小棒摆三角形,下面哪组能摆成?哪组摆不成?与同伴交流。
2.想一想,怎样的3根小棒能摆成一个三角形。与同伴说一说。
3.算一算,比一比,能摆成三角形的3根小棒的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练一练:
第1题:判 断每一竖行三条线段能否摆成三角形。
第3题:组 织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并填入表中。
第4题: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分别是5厘米和8厘米,那么第三条边可能是多长?有多个答案,第三边只要大于3厘米小于13厘米 即可。鼓励学生尽可能多的得到答案。
2012鲁教版八上2.7《测量旗杆的高度》ppt课件1
2012鲁教版八上2.2《比例线段》ppt课件1
鲁教版八上2.9《位似图形》ppt课件
2012鲁教版八上2.5《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ppt课件1
2012鲁教版八上2.7《测量旗杆的高度》ppt课件
2012鲁教版八上1.4《分式方程》ppt课件2
鲁教版八上2.4《相似三角形》ppt课件
鲁教版八上4.2《数据的收集》ppt课件
2012鲁教版八上2.8《相似多边形》ppt课件
鲁教版八上3.3《公理与定理》ppt课件
2012鲁教版八上2.5《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ppt课件
2012鲁教版八上2.9《位似图形》ppt课件1
2012鲁教版八上2.6《相似三角形的性质》ppt课件
鲁教版八上2.5《探索三角形》ppt课件
鲁教版八上1.1《分式》ppt课件
2012鲁教版八上2.1《线段的比》ppt课件
鲁教版八上2.1《线段的比》ppt课件
2012鲁教版八上1.4《分式方程》ppt课件3
2012鲁教版八上3.2《证明的必要性》ppt课件
2012鲁教版八上1.3《分式的加减法》ppt课件2
2012鲁教版八上2.4《相似三角形》ppt课件1
鲁教版八上4.3《数据的整理》ppt课件
2012鲁教版八上2.9《位似图形》ppt课件
鲁教版八上3.1《定义与命题》ppt课件
鲁教版八上1.4《分式方程》ppt课件
鲁教版八上2.8《相似多边形》ppt课件
鲁教版八上2.2《比例线段》ppt课件
2012鲁教版八上3.3《公理与定理》ppt课件
鲁教版八上3.5《平行线的性质定理》ppt课件
2012鲁教版八上3.1《定义与命题》ppt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