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04
收藏
新版西师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一 、指导思想:
通过学生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树立数学到处可见的观念。
二、 导学内容:
1、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2、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
3、 分类、认识物体
4、 11~20各数的认识
5、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6、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7、 总复习
三、教材内容分析:
20以内的数的认识与计算是本册的重点 内容。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是学习较大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基础。在小学数学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是学生适应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本册教科书还安排了简单的分类、认识常见的物体和实践活动等内容。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他们加深对20以内数的认识、计算的理解与掌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导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领域
1、 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20以内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初步了解加法、减法运算的意义,会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
2、 学生经历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形、球等简单几何体的过程,了解这些常见的几何体。
解决问题领域
1、 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开始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
2、 学生初步了解到同意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 学生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初步体验。
4、 学生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领域
1、 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2、 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 学生可以用20以内的数和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形、球等几何体,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5、学生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五、导学重点难点
重 点:
1、610的加减法。 2、20以内的进位加法。
难 点:
1、10以内数的组成
2、凑10法。这是学生学习20以内仅为加法的计算方法之一,学好这部分内容将对学生计栓产生积极影响。
2013高考数学答题技巧:如何发散思维
2013高考数学答题技巧:考场一慢一快
2013高考数学答题技巧:探索性问题解答
2013高三数学总复习:怎么培养数学解题思维
2013高三数学总复习:怎么提高选择题解题速度
2013高三数学总复习:怎么加强通性通法
数学是一门需要思考换脑的学科
2013高三数学总复习:没时间做最后两道题
2013高三数学总复习:高考答题前边不顺怎么办
高考数学知识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案
2013高考数学轻松突破复习:文科生数学攻略
2013高三数学总复习:立体几何可以直接做第二问吗
2013高三数学总复习:解答题可以写两种答案吗
高考数学导数考点解析及同步练习题
2013高考数学答题技巧:通览全卷避开难题
2013高三数学总复习:怎么临场发挥
2013高三数学总复习:高考考试说明有什么用
高三数学复习不要走出题海误区
2013高考数学答题技巧:注意书写拿卷面分
2013高考答题技巧:数学试卷答题
2013高三数学总复习:怎样处理非常规题目
2013高考数学答题技巧:思维单一化
2013高三数学总复习:做题速度慢怎么办
高考数学复习方法:不断回访原题找得分点
2013高三数学总复习:数学卷II应该占多少时间
2013高三数学总复习:为什么我的证明步骤繁琐
高考数学导数知识点:基本求导法则及导数公式
2013高三数学总复习:怎么准备填空选择小题
高考数学: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测试题
高考数学知识点:圆的切线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