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04
收藏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分析
内容:教科书第2~5页的内容。
目标
1. 在计数物品数量的活动中,初步了解学生对数数的理解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基本方法。
2. 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的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3. 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并逐步养成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数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数出图中事物的个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情境图、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已经是小学生了。在今后的日子里你们要和老师一起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好多问题呢!大家有信心学好数学吗?
师:学习数学首先要会数数,你会数数吗?那你能从1数到10吗?数数看。
(二)探索新知
1. 激发观察兴趣
师(多媒体课件显示):这是一所漂亮的小学校。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来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自己先看一看。
师:把你看到的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谁来说一说这幅图上都有些什么?还有什么?
2. 引导学生逐一数出数量是1~10的人和物
师:大家都会数啊!真不错!我们能不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先数数目比较小的,再数数目比较大的?
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事物个数。
(1)数出数量是1的事物。
师:同学们仔细看看,这里有几面国旗?( 配合学生回答,课件出示一面国旗图并加上圈。)
师:一面国旗,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 同时在图右边对应贴出数字卡片1。)
师:同学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什么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一位老师、一栋教学楼、一个足球)
师根据学生的描述出示相应的图片,并告诉学生,它们都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注意此时要帮助学生梳理语言,培养学生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2)数出其他数量的事物。
师:同学们再数数看,数量是2的东西都有什么呢?( 配合学生的回答,依次贴出教科书4~5页上的各图片及对应的数字卡片。)
数数量是3以上的人或物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知道其数量的。学生可能会回答看出来的或数出来的。教师可以让数出来的学生到前面给大家数数看。数完后,可以让全班同学发表意见,说说他数得对不对。
数学小故事:公历2月为什么只有28天
古老的算盘
数学分支之算术
生活中的数学:有关年龄问题
数学与生活 超市大采购
圆柱螺旋线
生活数学 超市中的算数
最难的小学数学题目
从1到500的所有自然数中
魔术中的数学
趣味数学题 数木块
筹算歌诀的完备和珠算的发明
数学中 风力的影响
动物中的数学“天才
生活中的数学 蝴蝶挂毯
生活中三桌座位怎样四桌用?
趣味数学 哈哈公式
数学与生活 小小建筑师
数学中的类比方法
分机号码的不重复数字
生活中的数学 猫狗睡觉为何蜷缩着身体
和谐的数学美-青山碧水
古老的趣味数学题
衣食住行中的一元一次方程
生活中的“12”规律,你发现了吗?
数学与天平的妙用
国际象棋中的数学问题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火柴游戏
五年级趣味数学-用字母表示数
生活中的数学 负负得正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