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9
收藏
最近几年一直担任三、四年级的课程,今年再教五年级时感到有些生疏,特别是教材中新增加的内容对我来说更是一种挑战。
幸运的是教研组里有白老师和孙老师这两位常年奋战在五、六年级的老将,俗话说得好:老将出马一个顶仨!她们称得上“老将”的称号,还记得上学期的一节活动课《掷一掷》,我们几个新手都不知道怎么上好这节课,是孙老师将她们的教学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了我们,课堂上带领学生小组间进行掷骰子的游戏,并将结果进行记录、整理,通过观察、讨论,最终得出掷出5、6、7、8、9的可能性最大的原理。在教研室组织的期中测试中,就考察了学生对可能性的掌握情况,而且是以操作题的形式出现的,尽管考前复习没有对这块知识进行过多的复习,都是这样的活动学生亲身经历过,所以学生的答题情况比预想的结果要好很多,因此五年级的数学人均分比第二名高出2分多,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
这个学期,课本上出现的活动课难度更大了,《打电话》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经历设计打电话方案,并找出最优方案的过程,体验画图分析、交流讨论的学习方法。但是这样的内容却让我又犯难了:由于微信群的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有一部分学生认为一个一个打电话通知很麻烦,微信群里发一条信息就能快速通知群里所有的成员,学生说的也有他们的道理,都是他们忽略了一个前提每次只能通知一个人,最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数学思想与方法。正当我为这个内容不知所措时,白老师在办公室里交流起她在课堂上让学生体验打电话通知的过程:先是老师作为第一个得到消息的人,用一分钟通知1人,二分钟可以通知4个人,三分钟时8个人得到了通知,四分钟后就有16个人得到通知,五分钟一共通知了32个人。横排表示通知学生时所需要的分钟数,第一次只能通知一个人,2分钟就可以通知四个人,三分钟就能通知8个人,4分钟可以通知16个人……通知了几个人,就让接到通知的学生起立,横排数表示打电话所用的时间,每一横排让接到通知的学生起立,因为是在熟悉的教室里展开的活动,学生对于这种方法表现出很大的积极性,再观察数据特点,很快就有学生发现因为每个接到通知的人都可以接着通知,所以在一定的时间里可以通知的人数与2的次方有关!学生学的轻松,我也感到很有成就感。
平时一直都在强调加强教研,教研在实际教学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对青年教师的成长有重要的意义!在期末考试前的这段时间里,我们将会继续坚持以扎实的教研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让学生通过复习最大限度的得到提高。
2012年高考数学选择题专题练习(五)
蚌埠一中2012年高二下期中试题数学(文)
高三数学复习直线与圆锥曲线
高中数学复习综合试检测题(二)
2009届福建省高三数学一模考试卷(文)
福建省2012届高三数学(文)考前适应性训练试卷
云南省武定一中2012年高二下5月月考数学(文)试题
高一数学函数单调性习题精选
高二数学直线与圆的方程7.1~7.4单元检测题(A)
2011福建省高考数学(理)60天冲刺训练(19)
2012年高考数学模拟猜想试卷
高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05—06学年)
2006年下学期高二数学基础测试试题(4)
高考数学--集合与函数答案
2010高考专题(集合与简易逻辑)例题
2004年高考数学归类(立几计算小题)
09年公安院校高考数学模拟试题(4)
往年北京朝阳上学期高二数学期末考试答案
高二数学下总复习小题训练
2009届高三数学基础知识专题训练24
高二数学圆锥曲线方程单元检测题(二)双曲线(A)
高中数学必修内容训练试题(26)--会考模拟试题(9)
宁波市2012届高三数学(理)模拟试卷
2012年高考数学模拟考试三(文科)
05届重庆市高三数学联合诊断性考试 第二次-文
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2届高三开学考试(数学理)
2009届重庆市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试题(文科)
浙江省宁波市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
12-13学年高二重点班十一月月考数学试题(理)
03年全国各地高考数学试题分类选编(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部分)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