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2
收藏
这几天读了一本书《教师培训十五讲》其中有一讲是怎样进行专业的听评课。 作为一名教师, 对于听评课并不陌生,在日常的教学中,它既是教师的必修内容,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手段,我们经常听课,可是如何评课却总是找不到重点。听到别人评课头头是道,由衷的在心里佩服。
一节课,我们要从学生学习的纬度、教师教学纬度、课程性质纬度、课堂文化纬度四个方面详细列举。透过这本书,我意识到,课堂观察就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直接或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对于自己来说,既然主动地走进了他人的课堂,当自己走出他人的课堂时,也就得问自己一句话:我在他人的课堂中得到了什么?这才是课堂观察最为根本的目的。对个人而言,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观察他人的课堂时,重要的是学习他人的课堂经验;在反省自己的课堂时,重要的也是发现自己的课堂经验。意识到并自我肯定了自己的课堂教学经验,是学习他人的课堂经验与拓展自己的课堂优势的前提。课堂教学是一项非常个性化的工作,这就意味着每一位教师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课堂优势; 没有一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一无是处的,只不过我们在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时,要么通过教师间的相互比较来进行,要么以你是否足以胜任课堂教学职责为标准,而不是尽力去发现属于你自己的课堂优势。
参与听评课的人需要考虑以下三点:一是基于“现场”,要充分考虑时间、空间、资源等因素就此课论此课,不要作过多的类推或假设。二是要充分考虑教师本人的独特性,挖掘上课教师好的东西,让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三是在评课时,谈到存在的问题,最好“体谅优先”,要有有建设性地提出问题并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教育需要智慧,也需要努力。我越来越觉得,一名好老师,不仅需要有渊博的知识,满腔的热情,更需要有专业知识。时代呼唤有智慧的教育,要求老师保持一种“不老”的心态,时时创新,才能全面推动教育发展。教师不仅应该成为教育者,更应该成为研究者,让我们为了学生的发展积极行动起来,让听评课更规范、更有效。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图形与位置》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数的认识》同步练习
小学生如何针对奥数竞赛备考?
新课标二下《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练习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暑假应用题作业
新课标二年数学下册《10000以内数的认识》习题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期数学期末综合测试题
人教版四年数学下册简便计算专项练习题
新人教版四年数学下册期末计算题(在线做)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常见的量》同步试题
人教版四年数学下册应用题专项练习题
新课标二下《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习题
新课标三年数下《笔算除法》综合练习
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综合练习
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下册《估算》同步练习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数的运算》一课一练
冀教版二年数上《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习题
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下册《年 月 日》课后练习
新课标二下《比较10000以内数的大小》练习题
新课标二年数下《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同步练习
新课标三年数学下册《笔算除法》一课一练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同步试卷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竖式计算专项练习题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达标检测题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阶段性试卷
新课标二年数学下册《克和千克》一课一练
新课标二年数下《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三单元综合试卷
北京版二年数下《万以内数的认识》同步练习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