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2
收藏
小学数学教师之针对期末考试的思考和改进
(一)教师的教
针对本次考试,反思我们平时的教学,要注重学生参与课堂。要注重创设问题情境的真实性和日常化,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如何将所学的数学知识、概念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是我们教学中应该重视的问题。教学中要实现书本、课堂与生活的沟通,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炼方法,减少枯燥的、为练习而练习的习题,增加问题的真实性和情境化,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巩固抽象的数学知识,而且对生活有更多更深入的数学分析和数学理解。
(二)学生的学
课堂学习的方法和习惯,直接影响学生的作业方式和结果。因此,要提高学生对题意的理解,并不仅仅是审题时的问题,必须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落实到每一堂课,落实到每一个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在面临一个问题时,首先要帮助学生找准“要我做什么”,培养良好的问题意识;其次要进一步帮助学生自问“我该http:///怎么做”,培养良好的寻求策略的意识,同时对自己相关的知识进行搜检;最后还要引导挑选“哪种方法好”,培养方法最优化的意识。
五 努力方向
1、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
从卷面上看,学生的审题不够认真,抄错数字,看错题目要求,计算粗心马虎等,是导致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是长期不良习惯养成的后果,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其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生的一个基本的素质,它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2、注重开放题教学,引导学生在创新中学习。
小学数学开放题,因其开放性、多变性、灵活性给学生的思维创设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有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养成创新习惯,发展思维的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平时除了教学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外,还要注意开放性题目的设计和训练,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好数学提供机会,不断实现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水平的发展。
3、注重观察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要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出现多种形式的练习题型。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较薄弱,尤其是第七题,题中所涉及的知识都是教材中最基本的,但学生的得分率却是较低的。原因是学生的观察能力不强,从而导致找不到解题条件。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必须注意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4、加强弱势群体的辅导工作。
从本次试卷成绩看,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成绩非常不理想。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对这些弱势群体的辅导工作,对这部分学生要有所偏爱,及时给予补缺补漏。因此,要从“人本”的角度出发,做好以下工作:坚持“补心”与补课相结合,与学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采取“一帮一”或“二帮一”学生互助方式,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015—2016学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的技巧
高二上册数学第三章专项巩固练习题:概率
2014高三上册数学理科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高三上册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理科)
高二数学必修3第三章知识点总结:概率
南昌三校2015届高三数学上期第一次联考试卷(文科)
2016年高三数学11月考试卷理科数学
山西四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数学第一次联考试卷(文)
三明一中2014年高三理科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2014年10月高三上学期理科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2016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指导指南
山西四校2015届高三数学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卷(理)
数学上册高二第三章专项练习:概率
福州三中2014年高三文科数学10月月考试卷及答案
2015级高三数学第一次月考质检试题及答案(宿迁青华中学)
2011高三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检测试题
玉溪一中2014秋高三数学第一次月考检测题(文科)
高二数学上册第三章概率计算典型题目讲解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归纳
高考数学重要知识点:函数与导数
南昌三校2014年高三文科数学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卷
2014年10月高三上期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理科含答案)
2014秋玉溪一中高三文科数学第一次月考检测(带答案)
高三数学下册第三次月考测试题(2)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数学七大知识盘点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高考策略推荐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专题攻略:解析几何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三角函数
高考第一轮复习数学知识点大全
2015高三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文含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