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9
收藏
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心灵显微镜。作为教师,我们要用自己的心灵显微镜来读懂课堂。不仅能够读懂自己的课堂,也要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看到其他教师不同的课堂。作为观课教师,我们能够从执教教师的课堂中看到许多细节,看清许多问题。毕竟“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通过观议课活动,我们不仅能够相互交流学习,而且能够深入挖掘,探讨我们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身的问题和困惑。
在观议课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可供我们交流研讨,甚至是具有深入探究价值的问题。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的备课、授课思路容易出现“没有学生”的状态。即备课、授课不能以学生的学习为起点和落脚点。因此,许多课堂能够明显的看出是在执行教学设计,而不是在引导学生学习。这样的课堂,不仅学习过程不连贯,而且教学效果与质量都存在严重的问题。毕竟,执行的教学设计、教学预设,甚至是教学试讲,针对的都是设定好的环节步骤,而真实的课堂教学现场,学生的思维表现却是活的,是不可完全预知的。因此,作为教师,作为常态教学,我们不能够仅仅停留在教学设计的执行这一层面,而是要立足高远,用更高的要求来进行常态课教学。
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教师,在课堂上遇到许多生成,或者是意外,也会打破我们原来的教学计划,影响整体教学流程。有的老师遇到这样的问题,可能会选择忽略问题,强制进行环节过渡。有的教师会想要处理好这些问题,但是容易应对过渡,从而耽误时间。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教学风格,以及应对这样问题的教育机制。无论是怎样的应对,结果可能不一定是完美的,但是作为教师,我们的心中要有学生,有的时候需要我们跳出教学设计的整体执行,去呵护孩子的问题意识以及好奇心的萌芽。长此以往,我们才能够真正实现学生心灵的健康,人格的完善,素养的提升。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我们要慢下来,用教师心灵的显微镜观察学生们的成长与发展。
苏科版八年级下7.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
苏科版八下7.7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
苏科版八下7.4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第2课)课件
2015年秋青岛版九年级上4.6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课件
苏科版八下第九章反比例函数小结与思考课件
苏科版八下9.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课件(4)
4.4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课件(共13张PPT)
苏科版八下9.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课件(3)
苏科版八下定义命题课件
2015年秋青岛版九年级上4.2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课件
苏科版八下8.5分式方程(第3课时)
苏科版八下10.2黄金分割课件
苏科版八下10.4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课件
苏科版八下11.2说理课件
苏科版八下7.1生活中的不等式教学课件(1)
苏科版八下11.4互逆命题课件
苏科版八下11.1你的判断对吗课件2
2015年秋青岛版九年级上4.7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第1课时)课件
苏科版八下8.4分式的乘除(第2课时)
苏科版七年下7.1生活中的不等式教学课件
苏科版八下9.1反比例函数观摩课课件
苏科版八下第八章分式复习课课件
苏科版八下9.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课件(5)
苏科版八下9.1反比例函数教学课件(2)
苏科版八下9.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课件(2)
苏科版八下11.1你的判断对吗课件3
苏科版八下11.2说理课件1
2015年秋青岛版九年级上4.3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1)课件
苏科版八下7.2不等式的解集
苏科版八下7.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1课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