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8
收藏
估算是数学的一个基本思想,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有助于帮助学生发展对数及运算的理解,增强学生运用数及运算的灵活性,促进学生对结论的合理性认识,提高学生处理日常数量关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并不能单纯地让学生去记忆估算方法,需要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逐步理解估算的意义。
一.结合生活情境,理解估算意义
日常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结合很多让学生用估算解决的具体情境,如购物付钱、购买公园门票、租车等,但还远远不够。在目前情况下,学生在估算方面的体验不多,他们往往不知道什么时候、在什么场合什么情况下需要估算。因此,遇到问题时一般都想到准确计算。所以教师要多创设一些需要用估算来解决的具体情境,让学生不断地感受用估算来解决具体问题的体验,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自己班的实际情况,自己创设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的具体情境,激活学生熟悉的生活经历,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感受估算与生活的关系,体验估算对解决问题的作用与意义。
二.在具体情境中,探索估算的方法
学生进行估算时,刚开始是着眼于估算的结果,并没有认识到要选择合适的估算策略,才能把问题解决好。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的让学会探索估算的方法。
估算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学生时时处处注意观察生活中的许多常量,并积淀成生活的常识,可见,估算策略的积累与估算意识的培养也需要教师长期有意识地创设活动去体验、去探究。
三.培养先估再算的习惯,有利于估算的意识的形成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学生能自觉地注意计算结果的合理性。教学中,教师要作好必要的引导与示范,强化学生的估算意识。
计算教学时,教师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先通过观察对结果进行估计,然后再进行计算,强化学生的估算意识,并逐渐形成先估后算的计算习惯。其实,有些错误用估算很容易发现,就不应要求学生用笔算检查错误了。如计算197×2的积,由于197接近200,200×2=400,所以,它的积应该小于400,如果这道题的积是294,不用笔算检查,学生也判断出结果错误。如果教师长期注意在计算中培养学生先估再算、先估再验的习惯,学生尝到估算的好处,将有助于找出问题所在,减少不必要的失误,也就有利于养成估算的习惯,增强学生对计算结果的检验意识,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总而言之,学生的估算意识的形成需要教学中不断潜移默化的渗透,估算策略的选择应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选择出合适的方法。
2013小考复习诀窍
小升初数学备考指南
小升初考前冲刺知识点复习
如何让小升初保持好心态
长方体的认识(二)
六年级尖子生听课技巧总结
小数乘法
小数除法的意义
小升初学好数学的方法
分数的基本性质(二)
六年级数算口诀
小升初法宝-考试技巧
专家指导-小升初考场应试技巧
通分
小升初备战计划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
2013小升初各科备考指南
备战小升初
小数的连除、除加、除减混合运算和简便算法
专家指导-有效的复习方法
如何做好数学课前预习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一个数除以小数(二)
2013六年级数学模拟试卷(青岛版)
小升初考后分析
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轻松面对小升初数学考试
第五单元测试题[二]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有效增强记忆力的方法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