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老师教研活动经验交流材料_教学随笔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数学老师教研活动经...
首页>教学经验>教学随笔>小学数学老...

小学数学老师教研活动经验交流材料

2018-06-14 收藏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首先,要感谢各位领导和老师们给我这次交流、学习的机会。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与各位老师们共同探讨和交流。

一、良好的班风学风是学生学习的保证。

良好的班风学风是学生学习的保证。每接手一个新班,我都要先培养一批班干部,作为老师的小助手,在班内起到领头雁的作用。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在班内开展了各类学习竞赛活动,并对每位同学的学习、作业、纪律等情况设立积分表,看谁积分最高,就对谁进行及时奖励,这样在学生中就会兴起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教学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数学的前提。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会让孩子们终生受益。我对学生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会学习,会听讲,会做作业,会及时纠错。

会学习:包括能做好课前预习,能独立思考问题,能提出问题,能与他人合作学习等。

会听讲:课堂学习是学习的关键,而会听讲又是关键中的关键。所以我讲课时要求学生必须认真听讲,听懂了再去做题。

会做作业:指导学生在做课后作业时,先浏览课本,复习课本上的知识点,然后在开始做作业。另外,要求学生在做作业时,一定要先审清题目再做,不乱涂乱画。这样可以减少很多错误。

会及时纠错:要求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纠错本,将每天作业或练习中的错题及时记录下来,并简单描述错误产生的原因。抓住学生的心理,如果自己不细心或因为其他原因做错了,还得再抄一遍,学生会做得特别认真。每当一个单元学完时,学生就可以对照自己的纠错本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避免了盲目地进行复习。

三、上好每一节数学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在每节教学之前,必须要静下心来,认真阅读教材,思考教法。对学生接受知识时容易出现的问题,一定要在脑子里想一遍,使自己的思路清晰,语言准确。只有教师自己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学生接受起来才能顺理成章,不至于出现简单问题复杂化,复杂问题更难化。

另外,在数学课堂中要正确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原则上,是学生能讲的教师不讲,学生能做的教师不讲;需要教师引导的,教师要站出来引导。其次,在课堂上以训练为主,把学生放在主动的位置上,让学生多动脑,勤动笔,围绕重点进行练习。练习时,教师一定要巡视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练后,教师一定要批改,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课后及时对该课做出总结,写好反思。还有,对学生的作业批改一定要及时、认真,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评,个别问题进行单独辅导,做到有的放矢。

四、做好培优补差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大家不难发现,班级学生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受优秀率和及格率的影响,因此无论哪一学科都要搞好培优补差工作。作为老师,应该偏爱后进生,严爱优秀生,博爱中等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与提高。

下面,谈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帮助后进生的几点做法:

1、帮助差生增强学习的信心。

由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通常是自暴自弃,具有明显的自卑感和失落感,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材料,对学习丧失信心。因此,教师首先应该对差生充满热情,充满爱心。用教师的热情去激励差生的学习热情;用教师的爱心去增强差生学习的信心。定期或不定期地找他们谈心,经常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关心他们的学习。给他们讲一些伟人成长的故事,如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实践表明:用一些伟人成长的故事来帮助差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我们班内的座位是这样安排的:大部分孩子根据身高和学习小组需要,从前往后排,每两周左右交换,后3排推位交换,这样就没有所谓的固定的最后一排了,把这些后进生安排与学习较优秀的学生同坐,而且离讲台比较近。上课时将目光在他们身上多停留一会,给他们一些回答问题的机会,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和尊重,燃起学习的信心。

2、针对不同的差生,因材施教。

着重辅导差生,把没有学懂的知识弄懂,没掌握的学习方法掌握好,帮助他们树立好信心,找到感觉。

对缺乏学习兴趣的学生来讲,我们应尽量多与他们接触,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从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入手,一步一步的,循序渐进地培养他们的求知欲望,使他们对寻求答案有一种强烈的愿望,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对于那些少数智力较弱的学生,就应从实际出发,降低对他们的要求,使他们对学习不感到吃力,鼓励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学会最简单、最基本的东西。“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只有循序渐进,给学生以时间,特别是要多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慢慢地学得学习方法,再慢慢地学得知识,

3、开展一帮一活动,构成学习上的伙伴关系

一个班15名差生,每天对他们的学习情况都一一过问,由于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但是,多数的差生对学习都缺乏自觉性,如果不经常关心他们,督促他们,他们是不会自觉学习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发挥学生群体的作用,将1个差生和1个优等生配搭在一起,使他们座位相邻,构成学习上的伙伴关系。

我给优等生规定三条任务:①帮助差生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②督促差生按时完成作业; ③给差生介绍一些好的学习方法。

同时给差生也规定了三条要求:①学习上遇到疑难问题必须虚心向优等生请教, ②要自觉地接受优等生的监督,③优等生介绍的学习方法要认真地做好笔记并在学习中实施。

一个月召开一次优等生会议,检查他们对差生转化工作的落实情况,收集一些反馈信息,共同商量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对差生转化工作有明显效果的优等生,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增加他们的操行评比分,对不负责的优等生提出批评,限期改正。

一个月召开一次差生会议,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多数差生都认为:一帮一活动很好,他们遇到疑难问题,可以及时得到帮助和解决。在优等生的督促之下,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提高了,每次的作业能够按时完成了。同时,从优等生那里学到了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学习效果.

以上就是我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