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8
收藏
《克与千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龙岩市永定区实验小学王美燕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 (二年级下册)》克与千克-解决问题,第10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进一步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确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牢固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2、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的基础上,会以此为标准估量物体的质量,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体会学习质量单位的必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3、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建立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
进一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运用克和千克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估测物体质量的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物品调查表。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盘秤、苹果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课件播放:20个苹果大约有多重?引起两位孩子的争论.
2.提示课题:解决问题。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思考与交流:认识1千克苹果大约有几个?
(1)学生称出1个苹果的质量。引导发现:苹果的大小不同,质量也就不一样。
(2)称出1千克苹果大约有几个?
(3)小结:稍大的苹果,4个苹果约重1千克,中等大的苹果,5个苹果约重1千克。
2、尝试与解决:20个苹果大约有多重?
(1)用1千克苹果大约有4个或5个为标准,尝试解决问题。
(2)交流汇报解决方法。
方法一:如果5个苹果重1千克,这些苹果重(4)千克。
20÷5=4(千克)
方法二:如果4个苹果重1千克,这些苹果重(5)千克。
20÷4=5(千克)
(3)以1千克苹果大约有4个或5个为标准,引导学生思考:20个特大苹果或特小苹果大约有多重?
3、检验解答结果是否正确。
三、愉快练习,拓展提高
1、基础练习
根据调查单上的数据,完成教材第104页的“做一做”。
估计24个梨大约重多少千克。
2、拓展练习
以调查单上的内容为依据,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物品,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四、汇报收获、总结提升
学生交流收获。
附: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如果5个苹果1千克,这些苹果重(4)千克
20÷5=4(千克)
如果4个苹果1千克,这些苹果重(5)千克
20÷4=5(千克)
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备课资料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1)》教学设计
《平行四边形及梯形复习课》教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亿以内数的认识》说课设计
《线段 直线 射线》教学设计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2课时)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6课时)
数学广角(二)教学设计
《一格表示2》教学设计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1课时)
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一格表示5》教学设计
大数的认识复习课
《角的度量·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沏茶问题》教学设计
《商的变化规律及应用》教学设计
数学多棱镜
《笔算除法·灵活试商》教学设计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9课时)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复习课》教学设计
《画垂线》教学设计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4课时)
《角的分类和画角》教学设计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2)第1课时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角色定位,整体把握 ──数学活动课“星期的推算”教学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