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08
收藏
经过了一个单元的学习,我还像往常一样对学生进行单元测试,准备好了试卷,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经过60分钟,学生终于将试卷上交。拿到学生做的着试卷上一些简单的题目学生也能做错,真是气不打一处来,我强压着心中的怒火把试卷改完,恨不得现在就冲进教室将心中的怒火发泄出来。
难道发火就能解决问题了吗?我暗暗问自己。不能。看着学生做的试卷,我决定从试卷上找出答案。也从学生做题时的想法上找答案。
于是,我从出错比较多的几位同学入手,我纷纷把他们叫进了办公室,第一个是巴浩森同学,这个孩子平时还是比较聪明的,“这么简单的题目怎么会出错呢?”我问。“老师,我马虎了,没有看清题目要求”其他几名同学的回答也是如出一辙。
是的,粗心,已经成了孩子考不好做错题最常规的理由,也是最容易的借口,这很不正常,正常的情况应该是:题目算错了,公式忘记了......
到底什么是粗心呢?可能大多数人的理解是马虎,其实这是很片面的,马虎只是其中的表象之一。
我认为粗心有很多类型,比如:简单题总错,这可能是熟练不够;会做的题总错,可能是基本概念不清等等。
其实可以发现导致粗心结果的原因有很多,在这里总结出以下几个类型:
1. 方法习惯的养成:在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同学喜欢快速阅读,看到熟悉的条件就直接解题,还有些同学解题喜欢跳步,比如我们四年级数学第三单元学习的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学生在做题过程中总是喜欢跳步,这样往往就容易造成错误。
2. 学习态度不端正:学生对做过的题目表现的过度自信,在做题过程中放松或存在侥幸心理,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骄傲。例如有些题目可能看着比较相似,但其实是不同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把题目草草的读一遍就开始下笔,更有甚者题目都没有读完就开始计算,而且还“自信”的认为写的都对。
3. 学习能力不强: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不熟练、不透彻,综合能力弱。比如前两周我们学习了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的内容,学生在单独学习某一个运算定律时还能做到灵活运用,而当所有的的运算定律学完后,学生们开始做综合题目,学们往往就会犯错误,这就是学生综合能力弱的表现。
这几种类型是学生在日常的数学学习中最常见的,其中包括的大部分粗心的孩子,当然,找到原因后,作为教师又该采取什么措施呢?
比如学生计算跳步的问题,我认为是孩子的思维定势,这就要培养孩子的习惯,通过培养新的习惯来克服粗心的现象,当然,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保持对学生的耐心和细心,及时给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
确定了对策,就要去执行,每天就行操作,家长和老师要做好监督和反馈,直至改善孩子的粗心,把它变作孩子的一种做题习惯。
以上就是我对孩子粗心现象的一些简单看法。希望经过我的分析和指导,孩子的粗心现象能够有所改善,进而形成一个好的习惯。
2016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知识归纳
2016-2017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训练题汇总
江西年中考数学:针对重点、难点集中练习
2016-2017年度上学期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训练卷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题汇总
小学二年级上数学混合运算顺序总结
2016 沪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期末检测题
北师大版2016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汇编
2016-2017学年一年级数学上学期工作总结
二年级数学表内乘法期末复习归纳
小学二年级数学字母表示数知识点
2016青岛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
《9加几》进位加法的教学反思
2016年二年级上数学《统计》知识汇总
2017高三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理科试题
2016-2017学年小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末卷
2016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题
2017小升初数学综合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个初三新生的体会: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
16年北师大版小学四年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题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试题盘点
2016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题汇总
必备的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复习卷(精选)
2016年度干货:面对数学题实力懵圈的破解法则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题汇总
二年级上数学质数与合数期末复习分析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检测卷新编
2016-2017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总结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