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08
收藏
经过了一个单元的学习,我还像往常一样对学生进行单元测试,准备好了试卷,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经过60分钟,学生终于将试卷上交。拿到学生做的着试卷上一些简单的题目学生也能做错,真是气不打一处来,我强压着心中的怒火把试卷改完,恨不得现在就冲进教室将心中的怒火发泄出来。
难道发火就能解决问题了吗?我暗暗问自己。不能。看着学生做的试卷,我决定从试卷上找出答案。也从学生做题时的想法上找答案。
于是,我从出错比较多的几位同学入手,我纷纷把他们叫进了办公室,第一个是巴浩森同学,这个孩子平时还是比较聪明的,“这么简单的题目怎么会出错呢?”我问。“老师,我马虎了,没有看清题目要求”其他几名同学的回答也是如出一辙。
是的,粗心,已经成了孩子考不好做错题最常规的理由,也是最容易的借口,这很不正常,正常的情况应该是:题目算错了,公式忘记了......
到底什么是粗心呢?可能大多数人的理解是马虎,其实这是很片面的,马虎只是其中的表象之一。
我认为粗心有很多类型,比如:简单题总错,这可能是熟练不够;会做的题总错,可能是基本概念不清等等。
其实可以发现导致粗心结果的原因有很多,在这里总结出以下几个类型:
1. 方法习惯的养成:在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同学喜欢快速阅读,看到熟悉的条件就直接解题,还有些同学解题喜欢跳步,比如我们四年级数学第三单元学习的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学生在做题过程中总是喜欢跳步,这样往往就容易造成错误。
2. 学习态度不端正:学生对做过的题目表现的过度自信,在做题过程中放松或存在侥幸心理,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骄傲。例如有些题目可能看着比较相似,但其实是不同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把题目草草的读一遍就开始下笔,更有甚者题目都没有读完就开始计算,而且还“自信”的认为写的都对。
3. 学习能力不强: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不熟练、不透彻,综合能力弱。比如前两周我们学习了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的内容,学生在单独学习某一个运算定律时还能做到灵活运用,而当所有的的运算定律学完后,学生们开始做综合题目,学们往往就会犯错误,这就是学生综合能力弱的表现。
这几种类型是学生在日常的数学学习中最常见的,其中包括的大部分粗心的孩子,当然,找到原因后,作为教师又该采取什么措施呢?
比如学生计算跳步的问题,我认为是孩子的思维定势,这就要培养孩子的习惯,通过培养新的习惯来克服粗心的现象,当然,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保持对学生的耐心和细心,及时给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
确定了对策,就要去执行,每天就行操作,家长和老师要做好监督和反馈,直至改善孩子的粗心,把它变作孩子的一种做题习惯。
以上就是我对孩子粗心现象的一些简单看法。希望经过我的分析和指导,孩子的粗心现象能够有所改善,进而形成一个好的习惯。
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让数学课从口算中开始
试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调控
让数学实践活动更有“数学味”
画龙点睛谈切入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24时计时法的教学体会
借助生活经验引导认数
新课程数学教学的反思与困惑
在生活中凸现数学的趣味性
数学课堂教学的几个误区
小学数学课堂应有的价值追求
教学从听课做起
小学数学如何说课
谈复习中数学试卷的讲评
对小数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问题的思考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之初探
谈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课堂练习是学生实践的乐园
优化数学教学课堂结构的基本思路
让学生学会读数学课本
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
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
浅谈小学数学课外作业设计
浅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电教媒体与数学导入新课
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初步尝试
数学教学应注重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