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24
收藏
2017年12月14日和12月19日在实验小学举行了“东海县小学数学骨干、新秀教师研训”活动。通过两天的研训活动,让自己重新认识到自己与优秀教师之间的差距。
一、加强学习,促进专业化成长
教师要想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就必须具备一桶水。但要想学生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尽,教师就得时时给予补足,专家的话就充分印证了这句话。他们用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旁征博引给我们阐述深奥的理论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让我们深受启发。面对着一群群渴求知识的学生,使我深感到自己责任的重大以及教师职业的神圣。让我对如何进行有效备课和上课指明了方向。特别是教师们对教学中的困惑和争论,更让我体会到了进行终身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要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完善,不断地提升,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才能适应世纪的挑战,才能胜任教师这一行业。
二、有效课堂的建构
通过认真地学习,使我对如何有效备课和上课有了全新的认识。面对着新课程、新理念,我们教师就得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采取新对策实施有效教学,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有效课堂教师要坚持做到先学后导,把先学后导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并要以建构主义教学为基础,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经验出发,帮助学生找准新旧知识间的切入点,让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和冲突。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转化关系,这需要教师创设真实的情景来互动。教师设问题,学生生成问题,教师引发讨论,使整个课堂的学习活动充满生机活力。
有效教学要把评价渗入课堂。教师要使知识问题化、问题能力化,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必须与学生共同建立起知识的桥梁,形成合作、探究解决,并以问题为核心,以学生为本,该如何创设和谐的课堂或情境?指导学生的学习是要科学化,训练的问题是要目标化,内容的评价要全面真实化。一系列的问题教师都必须进行全面的思考与评价。
三、课前预设要充分
作为一名普通老师,我有这样的感受:每次听一些老师上课,尤其是听一些名优秀教师的课,无不被这些老师高超的课堂教学艺术所折服,无不被他们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所“迷惑”,无不被他们在课堂上那处事不惊,化险为夷的教育机智所敬佩,无不被他们轻松自如地驾驭课堂的教学能力所折服。听他们的课如同观赏一场高品位的出色演出,既让人精神愉悦,又让人回味无穷。可以这样说,听他们的课是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要让我们的课堂向他们一样灵动、高效,必须把自己的每一节课,无论是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都当做研讨课、观摩课式的公开课来上,养成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的好习惯。
四、积极参加调教活动和听优秀老师的观摩课
培训时,专家们的讲述,环节严谨,重点突出,过渡自然,使我深受启发,争取在教学时精心设计习题,用行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懂得数学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人人学有用的数学”。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学生更乐意接受。
通过参加这次的培训学习,确实使我大开眼界,从其他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我会把学到的技能用于今后的教学当中。
二年级数学上册《9的乘法口诀》试题
二年级数学上-期中试卷
二年级下册口算练习题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测试题2015
2015年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综合复习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四册期中试卷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2015年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自测卷
小学二年级数学口算题——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
二年级上册口算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统计》试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试卷答案
人教新课标数学二年级上册:《8的乘法口诀》
人教新课标数学二年级上册:《统计》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口算题——尾数是0三位数减法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专项练习
小学二年级数学口算题——整百数减整百数的减法
小学二年级数学口算题——尾数是0三位数加法
2015年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模拟题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应用题练习
新课标数学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试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口算题——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加法
人教新课标数学二年级上册:《空间与图形》试题
新课标数学二年级:《看一看 摆一摆》试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试题
二年级数学:《简单的推理》试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口算题——整百数加减法
数学二年级上册:《8的乘法口诀》试题练习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厘米和米》试题
新课标数学二年级上册《9的乘法口诀》试题练习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