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09
收藏
立足教材 考查能力 导向教学
2010年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考试数学试卷,以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结合本市初中数学教学实际情况,严格按照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考试命题实施细则(数学)》实施命题。
试卷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分布合理。考试范围涉及义务教育数学学习的四个领域,考试形式保持相对稳定,考试目标注意到层次性和相关性。考查内容既考虑到知识的覆盖面,又突出了重点知识和核心内容的考查,试题源于教材,立足数学通性、通法,具有公平性,既紧扣双基,贴近生活,又突出能力要求,形式多样,试卷在注意控制难度的同时,又有恰当的区分度,能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也有利于各类高中的招生需要。
试卷在保持前些年命题思路的连续和稳定的同时,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试卷紧扣课标,试题源于教材
1、考试内容分布合理,符合课标要求。四大领域内容所占比例恰当,数与代数和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约各占40%,统计与概率领域内容占15%,课题学习领域内容占5%。其中课题学习的考查结合在前三大学习领域中进行,如在第19题中,考查研究问题的方法与经验,在第23题中,考查建立数学模型,综合应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
2、试卷结构稳定,难度上升平缓。整份试卷中,三种类型的试题题量保持稳定,试题由浅渐深安排,起点低,上升平缓,基础知识题占到整卷的60%以上,重点、主干知识仍得到重视。
3、大部分试题的编制源于教材,试题情景自然流畅,合乎逻辑,无偏、怪、繁题,有些题则直接来自于教材问题的改编,如选择题的第4题,填空题的第14题,解答题的第17题等。据统计,今年试题中涉及的知识点,在初一的14个章节中,涉及了12章;在初二的12个章节中,涉及了11章;初三的8个章节则全部涉及.知识内容覆盖初中所学章节的90%以上,这使得试题既全面考查了数学知识、方法,又能具有良好的教学导向作用。
二、重视数学理解,考查双基能力
1、继续重视对数学知识应用的考查。试题关注数学的应用、关注数学教育价值,同时也力图使应用问题试题能贴近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如试卷第11题和第20题中的数据,都取自官方网站,既具有权威性,也说明了这样的数学应用是符合实际的。第20题,既是对统计知识的考查,也是在引导学生关注2010年上海世博会。由于命题时间的限制,仅取得了上海世博会前20天的参观人数作为本题的数据,但学生、教师仍可以运用本题所考查到的处理数据的方法与过程,收集新的数据,获取一定量的样本,作新的估计,当新结论与试题结论不一致时,会产生新的思考,这对正确理解统计思维和确定性思维的不同,正确理解统计的意义与作用是十分有利的。
2、考查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今年的试题在这方面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如第9题,对不等式组的解 2 2理解到位者,就能根据解的概念及题目信息,将解转化为: ,这即可解决问题。如第19题,理解几何曲线交点的代数意义者,能认识到交点就是两曲线对应的方程的解,这就能根据方程根的概念,通过验算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又如第22题,需要理解求BC所用的定理的条件,才能得出先证后算的解题思路或过程。
学生只有真正理解数学概念,才有可能自如地应用和迁移,才不会停留在结论的表面形式而忽视其前提条件。这种数学理解靠题海训练是做不到的,试题的设置表达了这一观点,这涉及到学生的数学学习追求,也涉及到教师的教学追求,是一种导向。
3、重视数学能力的考查。以初中知识的运用为背景,考查数学能力,即在重视对初中数学基本知识与方法的考查中,试卷也考查了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如第23题,问题源于教材,考查建立数学模型、综合运用解三角形等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第24题,综合二次函数、坐标、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等知识,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能力,这些问题,入手不难,计算要求不高,但对数形结合思想、方程与函数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的考查要求不低。
三、产生正确导向,促进教学改进
1、继续提供新颖、背景公平的初中数学问题,产生区分度,如第10题,第16题和第24题等,这类问题,入手不难,方法不惟一,能使考生在良好的考试心态中,展示自己的能力。
2、在各类题型中,起步容易,梯度平缓,有利于考生渐入佳境,发挥水平,同时,试题源于教材,有较强的亲和力,能让考生产生可望又可及的心态。如选择题前4题,填空题前3题,文字量不多,教材背景明显,并以单一知识考查为主,能使学生在进入考试答题后,基本没有多少阻碍,便以轻松的心情进入考试的状态。
3、试卷注意到结合高中招生的选择性要求,精心设置了一些以能力立意的综合性试题,意在考查学生的合情说理和逻辑推理能力,考查正确、灵活地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材料与教材有关,但与训练量无关,这也是一种教学导向。
因此,试卷呈现的导向是:平时的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有效使用好教材,关注正确理解数学知识,重视培养数学能力。能在建立数学新知后,通过设计问题,促成学生的自主探究,促成对数学知识与方法的真正理解,培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摈弃学生在没有理解知识下的重复练习,即所谓的数学题海战术,要舍弃学生没有深入思考就传授的解法大全,倡导教师要设计一些促进数学理解、培养能力的学习活动,注重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与分析问题等习惯的养成。这些需要教师不断地改进数学教学方式,积淀经验,也需要学生改进学习方式,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从考生反馈信息看,估计我市今年的中考数学的平均分较去年会有提高,试卷题量、整体难度都比较恰当,大部分试题都出得较好,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有利于减负增效,促进初中数学教与学方式的改进。
九年级上册期中数学试题(含答案)
初三数学二次根式的乘除训练试题
初三毕业升学考试数学几何体的展开试题解析
2013年中考数学综合型问题试题考点解析归总
2013年中考数学一元二次方程试题考点整理汇集
初中升学考试数学分式方程试题归总解析
2013年中考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试题归总解析
最近三年中考数学图形的展开和叠折真题整理汇集
2013部分地区中考数学图表信息试题(附答案)
全国各地中考数学有理数试题归类解析
中考数学三角形的边与角真题归类(附答案)
相交线与平行线真题归总(带答案)
2013年部分地区中考数学尺规作图试题解析汇编
部分地区中考数学概率初步试题归类(含答案)
2013年中考数学一次函数的应用试题考点归类
2013年部分地区中考数学网格型问题试题汇集
2013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开放探索型问题试题整理汇集
2013年九年级数学中考三模试题(含答案)
中考数学动态型问题试题归类(含答案)
2013年数学中考题一元一次不等式考点归总解析
中考数学新定义型试题整理汇集(有答案)
中考数学阅读理解型问题试题归类
2013年中考数学一元一次方程试题解析
2013年中考数学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试题汇总解析
2013年部分地区中考数学几何综合型问题试题(附答案)
2013年中考数学开放探究型问题试题归总解析
九年级数学切线长定理及弦切角训练题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反比例函数测试题(附答案)
全国各地中考数学勾股定理试题整理汇集
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带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