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09
收藏
前些日子,有家长打来电话询问:孩子在练习关于钟表、时间的习题时,总是容易出错,而多次细致讲解后,孩子仍不甚理解,所以想征询老师对此是否有更好的辅导办法。
对于抽象的“时、分、秒”的认识,时间单位的应用,及时间的相关计算,部分学生确实容易混淆,我对此的建议很简单:家中备一块钟表,挂在显眼的位置,在练习时,也可结合钟表来进行讲解、辅导。
时间是抽象的,鼓励孩子观察钟表时针、分针和秒针的走动,读写钟表所表示的时间,在真切的体验中深刻认识时、分、秒,而非单一地去机械识记钟表指示时间的规律,这样的认知过程才是生动而恰切的。
对于长度单位、质量单位的学习,亦是如此。在学习厘米、米、毫米、分米、千米时,面对崭新的多样的长度单位,如何依据具体情境适当选用,孩子往往无所适从。可请学生细致观察直尺、米尺中相应长度单位的大小,再动手比一比,或借用生活中的事物来比拟:一毫米是一分硬币的厚度,一厘米是大拇指指甲盖的宽度,一分米接近大拇指与食指张开后两端的距离,一米接近孩子伸开双臂的宽度,而一千米约步行二百步的距离,或两站公交站的距离。
对于重量单位,可自制重一克、一千克的教具,请学生掂一掂,感受一克、一千克的质量大小,并通过身边事物的联系,比如四十个三年级儿童的体重约是一吨,来具体认识更大的质量单位“吨”。
对于不同长度单位、重量单位大小的表述,还可鼓励孩子结合自身生活谈谈体会,互相交流,让抽象空洞的单位丰满、立体起来。
相信经历了真实而生动的体验,学生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才会理解得更加深刻、具体,才能真正地爱上数学、学好数学。
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专项练习题
新课标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口算乘法》教案2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案分析
北师大六上第六单元数学《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综合自测练习题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因数和倍数》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除法》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数学《垂直与平行》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自测试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自测试卷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用字母表示数》教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自测练习
北师大版小学五下数学《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
小学五上数学《质数与合数、分解质因数》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数学《相交与垂直》教案
2016年五年级数学表面积的变化课后练习题:下学期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认识方程课后检测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元素练习题:沪教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下《认识图形之看谁拼的多》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期末复习习题
浙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解方程随堂练习题
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统一长度单位》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练习题
新课标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口算乘法》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单位同步检测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