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06
收藏
之前,是蚂蚁自告奋勇要求给大家做一节公开课,但我却没有听到这节课的开头。迟到的我就算只看到了黑板上的板书,也能大概想象出是我熟悉的蚂 蚁老师引导学生说出的学习目标。
蚂蚁老师是个老江湖了,语言幽默、课堂气氛活跃,能很好地把握教学中的重难点。但我每次听蚂蚁老师的数学课后,都会有相同的看法,即拔高、拓展练习是蚂蚁老师惯用的教学手法。
教研活动在蚂蚁老师的教学反思中拉开帷幕,他在认真地反思自己的这节课。不足:1.倒数胡概念教学不严密;2.一个数的倒数小于它本身,学生理解不透;3.倒数的知识没有拔高。优点:1.课堂学习气氛轻松;2.以学生为主,学生在自学中掌握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然后,刘校长向低年级老师抛出了问题。
杨,你没有教过这节课,通过这节课你想学习到哪些内容?
杨:我想知道什么是倒数?如何去找一个数的倒数?
刘校长:朱老师是通过什么方式让你了解”倒数”的?
杨:通过自学,朱老师强调了倒数的意义。
刘校长:采取何种方式掌握倒数的意义及找一个数倒数的的方法,就可以作为这节课要确立的学习目标。
朱补充:学生通过自学了解了倒数的意义,及互为倒数的两个数之间有互相依存的关系。
因此,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可以概括为:1.掌握倒数的意义;2.掌握找一个数倒数的方法及特殊数的倒数。
刘校长又站在同课异构的高度,再次引入了教研话题。
如果让大家来设计这节课,你会如何设计?
教研组长:我会通过练习让学生观察,引入倒数的意义。(多数老师常用的引入新知方法)
刘校长:我会通过出示课题,让学生说说你认为什么是“倒数“?你想知道哪些知识?给出一些数,让学生说出这些数的“倒数”。(这是在大型观摩课活动中,课堂组织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才敢尝试的引入方法。)
大清花:我在教学“倒数”时,是让学生提前查字典,了解”倒”字的意义,为学生学习倒数的意义做准备。(领导及时肯定了他在教学中有效地融入了学科整合,即数学学科与语文学科的整合。)
朱再次反思自己在处理练习时的不足,学生没有理清”一个数的倒数都比它本身小”这个知识点。徐和刘校长也一致肯定了朱的教学设计,时间建议朱在板书学生回答时,可以归类板书互为倒数的两个数,便于学生总结找一个数倒数的方法。
我的一点想法: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可以简单确定为1.掌握倒数的意义;2.掌握找一个数倒数的方法;3.掌握特殊数的倒数。在教学中,要确保本节课的评价任务与学习目标的一致性,也可以运用倒数的意义找一个数的倒数、巩固找倒数的方法。找一个数的倒数是为后面的分数除法做准备的,有意拔高找小数、带分数的倒数的方法,涉及到了把小数、带分数转化为分数,不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学生会在解决有关除法的实际问题中,灵活判断是否要找小数、带分数的倒数。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前后》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2-6的乘法口诀(一)》同步练习
青岛版(五年制)二年级上册《凯蒂学艺----表内乘法(二)》教案
苏教数学五年级上《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课后反思
人教版数学二上《7的乘法口诀及求商(二)》同步练习
人教版数学二上《2-6的乘法口诀(一)》同步练习
人教版二上册《2-6的乘法口诀(一)》同步练习
人教版二上数学《2-6的乘法口诀(一)》同步练习
苏教版五年数学上《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课后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统计》教学反思
青岛版(五年制)二年级上《凯蒂学艺----表内乘法(二)》单元分析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说课稿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前后》说课
青岛版(五年制)二上《凯蒂学艺----表内乘法(二)》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前后》教学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说课稿
苏教数学五年级上《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教学反思
苏教版五年数学上《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教学反思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统计》教材分析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教学反思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材分析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比》教学反思
青岛版(五年制)二上《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实录
青岛版(五年制)数学二年级上《凯蒂学艺----表内乘法(二)》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比》教材分析
人教版数学二上《8的乘法口诀及求商(一)》同步练习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和除法(一)》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前后》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前后》教学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