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新策略探究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数学教学新策略探究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新策略探究

小学数学教学新策略探究

2017-08-01 收藏

小学数学是小学生接受的正规义务教育的主要科目之一,也是教师帮助学生培养科学思维,学会使用科学的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主要内容。在地区教育发展和教师自身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下,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难免会有所不同,直接带来的结果即为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的下降。为了有效的改善现状,鼓励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工作更加负责和更有工作热情,让学生爱上数学,不断在数学学科学习上有进步、有成就,本文针对小学数学现行的教学策略进行剖析,并积极提出了更新、更有实践意义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质量

一小学数学现行教学方法的弊端剖析

(一)教学观念难转变

在实际的教学中,小学数学的教学观念依然陈旧,教学手法单一。其中不乏很多课堂披着新式的外衣做旧式的事情,这些老师愿意主动让学生回答问题和动手操作,看上去学生在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其实仔细想想学生还是在老师划定的圈子里活动。这样的教学观念会使得学生对于老师有很强的依赖性,不利于学生思维敏捷性和逆向性的发展。

(二)小组合作难收效

小组合作是当代教学所推崇的学习模式,能体现教学的民主性和自主性,能充分地给予学生时间和机会讨论交流。然而在具体的实践中,很多教师对小组合作的引导只停留在形式上,有的是讨论时间短,更多的作为课堂进度的调和剂;有的是没有任何导向的讨论,学生们摸不到头脑;有的没有注意发言的随机性和均衡性,变成了个别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这行的小组合作,往往变成了学生的尴尬负担,只能被动地应付,使得实际的小组合作学习效率低下。

(三)优差学生难同步

素质教育和新教学理念的不断推进实施,使得师生对于教学与学习的方式方法有了明显的改变,民主教学、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的新课堂已经初具规模。然而,教师们遇到了进退两难的困境,学生的情况各不相同,教学注重基础性知识满足不了优等生的需求,而注重引导式的教学又会让其他学生难以消化。这样,不同学生的成长也就无法实现最大化,甚至可能会产生两极分化的可怕后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让所有的学生共同进步,得到全面的发展呢?

(四)问题解决难提高

所谓的解决问题,既是对于数学试卷中应用题的解决,又是对于所学数学知识如何综合性和创造性地运用于生活之中。这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是个重难点,一方面当前教材中没有应用题教学的单独章节,教师只能结合试卷讲解,只能以计算伴随应用相融合的编排;另一方面,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对于很多东西还不能完全辨识,其本身的学习中就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客观上加大了教学问题解决的难度。

二小学数学教学新策略的观念及要求

新形势下,教师要想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新策略,就要重视学生在真实学习生活状况下的表现,及时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做好学生日常学习的评价工作和课后学生的引导工作。首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生年龄尚幼,活泼好动,辨识能力和自律意识皆不强,但教师要明确小学生是处在发展阶段的人,要充分的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个性发展。在制定具体的教学策略,不能把学生简单粗暴的归为小孩子一类,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考虑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其次,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融洽是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在策略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教师的引导作用与学生的接受程度有效结合起来,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制定策略。最后,与课外教学有机结合。课堂教学只是我们教学的阵地,课外教学才是蕴含巨大能量的战场。制定策略还要注重将数学知识投入到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创造性,切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新形势下对教师教学策略的具体要求。

三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一)运用简单的题目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每一个数学老师都知道,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都是最简单、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但是不论多么简单的知识中都可以体现出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解决方法。而科学的思维方法的培养对学生来讲更为重要,是他们今后在数学方面有更大成就的潜在推动力,因此有经验且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必须在学生平时所练习的简单的题目中重视其思维能力的训练和提高。例如,就像简单的乘法算式167和176在比较大小时,很多学生不仔细看,也没来及思考时第一反应就认为这两个算式的结果一样。通过比较结果和计算过程,学生会发现这两个算式两个乘数分别差1,而最后的算式结果则是相差10。进一步的类比、猜测和验证能够发现,第一个乘数和第二个乘数各位相差的结果乘以10就是它们积的相差结果。换句话说,两乘数和相等,差越大,积越小,这样在比较大小时,可以直接应用。有的学生反应较快,家庭教育也较好,这样在课堂教学和练习时,为了避免他们出现没事做的情况,教师应该多设计一些解题思路,让学生在已经完成的练习中,再寻找另外的解题方法,帮助学生在摸索中锻炼思维能力,在题目中扩散思维,这也是分层教学的重要要求。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英国哲学家曾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纵观每一个在学术上有较大成就的人,无一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然而,只有对学习充满极大的激情,才能经过时间的积累变成终生的习惯,因此,教师要承担起在小学生心中激起学习求知欲和热爱知识的重任,反过来讲,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喜爱也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成绩和效果。教师要在课堂上向学生仔细说明数学学科的重要性,充分运用理论知识和生活实践来说服学生,不断吸引学生去学习甚至去钻研该学科的知识。此外,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位置和态度摆放,要尊重和理解每一个学生以及他们之间的差异,在严格要求的同时还应该注意使用恰当的方式、方法,慢慢引导,逐步深入,促进学生对数学学习由好奇心开始渐渐转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另外还能不断投入精力来学习。一心向学的好习惯是所有习惯中最基础的,当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养成这个习惯后,会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并且会有意地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和生活中的万事万物联系起来。在这种学习习惯的驱使下,学生就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调动自己的潜意识进行学习,一生的好习惯就会转化成为无穷无尽的知识和智慧,形成学习上的优势。

(三)帮助学生积极克服学习困难

学习苦难每个人都会存在,造成它的原因很多,因人而异。一个学习困难的学生身上通常会有几种错综复杂的因素交织在一起,而小学生自控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都比较差,所以需要家庭和老师更为有效的合作,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解决困难的办法。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均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无可避免地会使得学习困难的学生数目不断增加,很多学校甚至很多小班教学的老师只重视学习好的学生而对学习不太好的学生不抱希望。老师的这种消极做法一定会给小学生的心灵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教师应该学习上海某中学曾经提出的成功教学法,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和潜能。和家长及时沟通,全面了解学生数学科目学习的不同困难,然后结合学生近期的学习状态制定适宜的学习目标,先有比较容易学生可以轻松应对的目标和要求,例如对学习不太好的学生家庭作业要适当的减压,这样能让他们在可适应地压力范围内巩固知识,学习困难也就不再那么可怕,他们也会有更多的信心去面对或克服困难。根据学生可接受性的原则,在课堂中设计不同程度的题目,让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有尝试和表现的机会,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自主独立思考,勇于探索。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小学数学教学新策略,教师需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要努力为学生搭建一个适合学生发展的新平台,把学习的时间和话语权还给学生,给学生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精彩,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参考文献

唐烨伟,樊雅琴,庞敬文,钟绍春,王伟.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07:49-54+65.

李秀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4:59-61.

杨豫晖,宋乃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问题与对策[J].课程.教材.教法,2009,04:39-43.

焦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4,02:205.

张华.新课标背景下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14:262-263.

作者:李云霞 单位:昆明市盘龙区明通小学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