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05-12
                
                
                	
                    收藏
                    2017-05-12
                
                
                	
                    收藏
                    
                
            
(一)解答综合、压轴题,要把握好以下各个环节:
1.审题:这是解题的开始,也是解题的基础.一定要全面审视题目的所有条件和答题要求,以求正确、全面理解题意,在整体上把握试题的特点、结构,以利于解题方法的选择和解题步骤的设计.
审题思考中,要把握“三性”,即明确目的性,提高准确性,注意隐含性.解题实践表明:条件暗示可知并启发解题手段,结论预告并诱导解题方向,只有细致地审题,才能从题目本身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这一步,不要怕慢,其实“慢”中有“快”,解题方向明确,解题手段合理得当,这是“快”的前提和保证.否则,欲速则不达.
2.寻求合理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破除模式化、力求创新是近几年中考数学试题的显著特点,解答题体现得尤为突出,因此,切忌套用机械的模式寻求解题思路和方法,而应从各个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识别题目的条件和结论,认识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关系、图形的几何特征与数、式的数量、结构特征的关系,谨慎地确定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当思维受阻时,要及时调整思路和方法,并重新审视题意,注意挖掘隐蔽的条件和内在联系,既要防止钻牛角尖,又要防止轻易放弃.
(二)题型解析
类型1直线型几何综合题
这类题常见考查形式为推理与计算.对于推理,基本思路为分析与综合,即从需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逆推,寻找使其成立的条件,同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来推导一些结论,再设法将它们联系起来.对于计算,基本思路是利用几何元素(比如边、角)之间的数量关系结合方程思想来处理.
类型2.圆的综合题
常见形式为推理与计算综合,解答的基本思路仍然是分析—综合,需要注意的是,因为综合性比较强,解答后面问题时往往需要充分利用前面的结论,这样才会简便.
如何做好中考数学压轴题,压轴题,你并不需要拿满分,主要是拿到你能拿到的分。其实压轴题只是综合题而已,关键把心态调节好,首先别怕,一般情况会问三问,第一问都是比较简单的,而利用第一问是后面的关键。比如说有三问,两问做出来就行,剩下的一问会什么就写什么好了,主要是前面基础不丢分,分数自然就会上去。如果要锻炼自己的能力,也不妨买压轴题库来练练。中考数学的压轴题,通常以函数与运动图形相结合的。尤其要注意二次函数的准确运用以及运动图形的理解,一般还要加上相似三角形解题。
 
    
    
     推荐文章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拓展阅读
         中考数学视频
            更多
中考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答题技巧推荐
相关数学答题技巧推荐
     大家都在看
大家都在看
        中考数学概率1
中考数学解题方法总复习教案4
中考数学解题方法总复习教案3
中考数学视图与投影1
中考数学相似形与中考
中考数学统计复习2
2015届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5
中考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
2015届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10
2015届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24
2015届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12
中考数学图形认识初步复习
中考数学统计与中考
中考数学相交线和平行线
中考数学解题方法总复习教案5
中考数学解题方法总复习教案1
2015届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13
中考数学视图与投影2
中考数学图形变换复习1
中考数学知识点备考复习11
2015届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21
中考数学统计
2015届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9
2015届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3
2015届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8
2015届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22
中考数学知识点备考复习10
2015届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16
2015届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7
2015届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25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