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09
收藏
最新文章 本节课主要在于学生能够通过猜测、实验、验证等过程,自己动手参与,主动发现圆柱与圆锥的体积之间关系。学生刚接触了圆柱的体积,已经有了对体积的进一步认识和运用,在这个基础上,我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来探究圆锥的体积就更容易理解了。
这节课的开始是我从校园内正在施工,建筑工人运来的沙堆进行情景导入的,能够贴近生活,让学生进入具体情境。到最后练习的时候又回归到沙堆的体积,前后内容能够紧密联系,整个情境贯穿课堂。整节课内容环环相扣,结构清晰。这节课采用了让学生自己通过猜测、动手实验、验证的方式来探究新知,是这节课最大的亮点,实验操作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是,在整体上,这节课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首先,整节课我的时间把握不太好,由于有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所以探究新知的时间相对较长,导致最后没有太多时间巩固练习。对整个课堂的把控不太好,不能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其次,在课堂提问的时候应该多关注中下等学生,给他们表现和出错的机会,这样才能让课堂效果更好,也能通过他们的表现和反馈来进行课堂补充和提升。再次,在进行实验前有一个同桌讨论的环节,但是学生讨论较少,我当时应该多鼓励学生,来和同学交流想法和意见。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应注意教学语言的严谨性。还有我自身的一些主观因素,授课语气太平淡,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我应做到语气抑扬顿挫,有重点的停顿或重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有在板书的时候最好能设计的美观一些,把字练好。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扬长避短,把自己好的地方继续保持下去,对不足之处加以改进!
高年级由于年龄和心理的变化,在课堂上的活跃度与积极性相比较低中年级有所减少,在这方面还需要我多观察、多学习。以后的教学中要与学生多交流,增加与他们单独聊天的机会,以做到更好的备学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会努力探索,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苏科版数学八下10.3《相似图形》word学案
苏科版数学八下12.3《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二)》word教案2课时
苏科版数学八下10.5《相似三角形的性质》word学案(2课时)
苏科版数学八下12.1《等可能性》word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下8.2《分式的基本性质》(1)导学案
苏科版数学八下7.1《生活中的不等式》word教案
苏科版数学八下10.1《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word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下8.3《分式的加减》导学案
苏科版数学八下《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word教案
苏科版数学八下10.7《相似三角形的应用》word教案(3课时)
苏科版数学八下《反比例函数应用》word学案(2课时)
苏科版数学八下《互逆命题》word学案2课时
苏科版数学八下7.5《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word学案
苏科版数学八下7.5《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word教案
苏科版数学八下《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word教学实践报告
苏科版数学八下《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word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八下10.6《图形的位似》word学案
苏科版数学八下10.3《相似图形》word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下8.2《分式的基本性质》(3)导学案
苏科版数学八下《你的判断对吗》word教案
苏科版数学八下7.2《不等式的解集》word教案2篇
苏科版数学八下《说理》word教案2课时
苏科版数学八下7.4《解一元一次不等式》word教案(2课时)
苏科版数学八下《相似三角形的应用》word学案
苏科版数学八下《相似三角形的应用》word设计方案
苏科版数学八下10.4《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word教案(4课时)
苏科版八年级下反比例函数的应用习题
苏科版八年级下8.1《分式》教案
苏科版数学八下《生活中的不等式》word教案
苏科版数学八下12.1《等可能性》word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