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08
收藏
周六参加了“小学数学文化”课程教学的观摩研讨会,有进一步加深了对数学文化的认识。此次观摩会由教育部西南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办,河南教育报刊社承办,河南省实验小学协办。作为广大的人民教师中的一员,我从中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西南大学教授、教育部西南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宋乃庆就“小学数学文化—课程教学”提出的问题与思考,展开解读。
印象比较深刻的有两点:一、数学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通过听报告,原本对数学文化认识浅薄的我,有了深入的了解。数学文化:数学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还包括: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发展中的人文成分、数学与社会的联系、数学与各种学科知识的联系。
数学文化的意义:数学文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其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数学文化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理解数学、学习数学,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数学文化有利于提高数学素养,推动素质教育活动的实施;数学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数学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数学文化推进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有哪些途径?
对于这些方面的途径,我并不陌生,因为它全部是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之中的。如: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数学游戏活动、数学文化读本。
通过报告学习,我对数学又有了深入的了解,对数学文化有了准确的认识。在过去的教学工作之中,我们数学文化在推进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就存在:缺少认识和重视、缺少相关的教师培训,教科书中的数学文化所用篇幅小、内容有限等问题;同时我们的学生缺乏文化读物、缺少网络、多媒体等媒介的支撑。
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能更多地参与类似培训,深入数学文化课程教学的探究,让我们教师的数学教学更加成熟。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中位线》教案设计
中考数学复习有效学习方法(2016)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6.2二次根式的乘除(第3课时)》学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8.2.1矩形(一)》教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6.1二次根式(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6.2二次根式的乘除(第3课时)》教学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6.3二次根式的加减(第2课时)》学案
2016年中考数学复习指导:中等生如何在数学方面产生质变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6.2二次根式的乘除(第2课时)》教学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教案二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三)》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第一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6.2二次根式的乘除(第1课时)》学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6.3二次根式的加减(第1课时)》学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6.1二次根式(第2课时)》学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二次根式的乘除(第2课时)》教案
2016年猴年春季学期小学二年级数学新学期工作计划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6.3二次根式的加减(第3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6.3二次根式的加减(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二)》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勾股定理》(第一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教案一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8.2.1矩形(二)》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二次根式的乘除(1)》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6.1二次根式(第1课时)》学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6.2二次根式的乘除(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勾股定理》教案二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8.1.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三)》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