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讲座材料 “先学后教,高效课堂”小学数学教学模式_教学随笔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教研活动讲座材料 “先...
首页>教学经验>教学随笔>教研活动讲...

教研活动讲座材料 “先学后教,高效课堂”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2017-04-25 收藏

基本假说

1.学生能自己利用课本进行文本阅读,基本理解并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这是高效课堂的基础。

2.学生能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积极参与全班展示交流活动,以“教授者”的角色组织小组或全班同学的学习活动,正面回答同学的质疑问难,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人人“乐学”。这是高效课堂的基本标志。

3.学生的人格得以发展,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成绩优秀者在组织能力、领导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成绩一般的在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方面得到发展,学业成绩有所提高;成绩较差的得到教师和同学的帮助,能更多地参与学习,学业成绩有较大提高。这是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

4.老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能正确把握学生的学情,正确解读教材,对教学过程有“精到的预设”;教学时,“善于举例,善于提高,善于优化”。这是高效课堂的必备条件。

预习指南

利用课本进行文本阅读是“先学”的主要活动,是学生最重要的自主学习,是“先学后教,高效课堂”教学之根本。充分地课前预习,为课堂教学的互动生成奠定坚实的基础。数学科可以按课文的章节进行预习,也可以由老师指定内容进行预习。预习的一般方法:

一、读课题。说一说自己对课题的理解,数一数有几道例题,有几道习题。

二、读课文。⑴边读边想。读书时,在例题上评注出数字、符号、图形之间的联系。⑵边读边划。读书时,用各种记号划出重要的词句、数学概念、规律和性质等。⑶边读边做。读书时,或模仿课文动手做实验,或完成例题上预留的练习。

三、做练习。⑴试着完成课本中“做一做”的练习。⑵认真读习题的题目,并试做;对不会做的习题做上记号。

四、提问题。在本课的页末写出不明白或感兴趣的问题。想想是否还有其他解法。初拟出学习目标,写在本课的页首。

操作说明:本教学模式适用的年级——三至六年级。开始培养学生预习能力,可以安排在课内进行进行预习,当学生掌握了预习方法后,才可以让进行课前预习。学生课前进行预习,就不能布置课后作业,避免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负担。

学生要养成书头批注、写提纲、写提要、写摘要、做卡片等读书笔记的习惯。

变式说明:

练习课一般不安排预习。

复习课的预习,完成老师指定的练习,根据练习阅读相关章节的课文内容,并梳理主要的知识点,摘录平时做错的习题。

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为新授课的模式。教学时,老师和学生都要熟知其基本环节,并达成默契。主要有五个环节:

【环节一】提出目标,明确问题(2分钟)

操作要领:学生从知识与技能角度提出自己的学习目标,并提出疑难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老师也仅从知识与技能的角度简明地提出全班学生共同的学习目标,与学生进行交流。

目的意义:在学生自主阅读时,培养其目标意识和问题意识。注意:学生提出的学习目标是一维的,而老师提出的教学目标必须是三维的。

【环节二】聚焦问题,小组互动(5分钟左右)

操作要领: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向小组同学展示和征询个人的预习成果。按照约定,学生把预习时习得的知识以自己的语言口头表达出来,这时一般不看着课本或资料而“照本宣科”;同组同学则要根据自己习得的情况对发言者的发言内容表示赞同或者反对,有不同意见时与之进行辩论,以求得全组同学对学习对象有一致的见解。其间,学困生具有首席发言的权利。

老师巡视课堂,其任务是:①指导学生。让学会小组合作学习。②组织教学。防止有学生游离于学习活动之外。③辅导差生。让他在小组学习中具有话语权,为他在汇报展示环节创造表现的机会。④收集信息。在讨论交流时,学生常常会产生各种智慧的火花,这是知识的生长点,老师要善于牢牢把握。

目的意义:在预习时,学生通过对数学课本进行独立的学习,取得了一定的学习成果,学会一些数学知识,这为合作学习奠定了基础。他有可能真正的学会,是一种“真知”;也可能不是真正的学会,是一种“假知”。在小组学习时,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学会的知识说出来,既可以巩固知识,又可以加深理解知识;如果其理解有偏差,也可以得到同伴的纠正或补充。老师要在巡视中检查预习,以了解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

【环节三】展示交流,反思讨论(20分钟左右)

操作要领:由某一同学代表其小组向全班同学进行展示、征询学习成果,学生上讲台(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全组同学)用“我是老师”的角色,向全班同学讲解知识,回答同学的质疑,必要时也可以向老师提请帮助。

老师根据自己的预设,倾听学生的展示与交流,注意课堂生成,适时点拨。

目的意义:“人之忌,在好为人师”,这是孟子的说法。而对于小学生,让他把学会的知识与技能有条理地、清晰地用口头语言表达出,其间少不了对知识与技能的再加工,这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提升了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他在课堂中由单纯的“学习者”有时转变为“教授者”,角色的转变提高了其在同学中的“社会地位”。正是这种“社会地位”的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生了质的变化,乐学就在情理之中。

学生的讲解、学生的倾听,既是在巩固先前习得的知识,也是在进行自我释疑。在讲解的过程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所以,上讲台是高效课堂之精髓。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老师讲授的内容必须是课堂生成的,学生在通过反思实现学习水平的提高,这是学习习过程的跳跃性的本质。预设是为了生成,而不是为了没有反思过程的拔高。

老师要了解课堂的生成与预设是否一致,以便及时调整教学预案。

【环节四】独立练习,巩固提高(10分钟)

学生独立完成当堂练习;老师巡视课堂,并对优生的练习进行批改;优生批改同组同学的练习;老师和优生要抽空辅导学困生。

目的意义:当堂知识,当堂巩固;争取做到“日日清”。

【环节五】前后联系,回顾小结(3分钟)

老师总结本课堂知识与前后知识的联系。

目的意义:回顾小结是教师的责任,为一堂课画龙点晴,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思考与无穷的回味。

变式说明:

练习课的结构可调整为独立练习——小组学习——展示汇报——提高练习。小组学习时,交流读题方法、解题结果,由后进生讲解解题思路,其他同学补充纠正。

复习课的结构可调整为引入性练习——小组学习——展示汇报——独立练习。小组学习时,交流解题结果,由后进生讲解相应的知识点,其他同学补充纠正,使复习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