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7
收藏
1数与代数
第3课时 认识时间 数学广角——搭配(一)
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1.重视现实情境对学习的促进作用。
复习中,注重创设情境,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并掌握“分针走1小格是1分”“30分也可以说成半小时”等知识,加深对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2.重视观察、操作对兴趣的激发作用。
复习中,注意利用画面的形象性及直观性,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加深对“时”与“分”之间关系的理解,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进一步强化对“1时=60分”的认识及对“几时几分”的认读及记录方法的掌握。
3.重视知识应用对知识的巩固作用。
复习中,注意结合教材习题对学生进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训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解题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理解
1.结合教材习题,复习“认识时间”的知识。
(1)复习钟面知识及“时”与“分”的关系。
①课件出示钟面:
②复习对钟面的认识。
(钟面上有细而长的分针和短而粗的时针,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走1圈是60分;时针走1大格是1时)
③复习“时”与“分”的关系。
(1时=60分 半小时=30分)
(2)复习“几时几分”的认读及记录方法。
①课件出示: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②认读“几时几分”,总结认读方法。
(8时5分 7时10分 4时50分 11时20分 方法:先看时针在哪两个数之间,经过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位置确定几分)
③记录钟面上的时间,总结记录方法。
(8:05 7:10 4:50 11:20 方法:文字形式,如8时5分;电子表形式,如8:05)
(3)复习“经过几分”与分针走动之间的关系,根据已知时间补充钟面上的分针。
①课件出示教材105页12题:写出相应的时间,画出缺少的分针。
字母能表示什么课件1
绝对值与相反数课件2
生活中的平面图形课件
与数学交朋友课件4
有理数混合运算课件2
收集数据的方式课件
与数学交朋友课件1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课件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4
从问题到方程课件
有理数的乘法课件1
绝对值与相反数课件1
绝对值课件2
绝对值与相反数课件3
字母能表示什么课件2
展开与折叠课件3
从数据谈节水课件
绝对值课件1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课件
有理数混合运算课件1
设计轴对称图案课件
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课件
乘法公式课件
与数学交朋友课件2
有理数减法课件
储蓄和浓度问题课件
有理数的乘法课件2
单项式课件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3
有理数的除法课件2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