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7
收藏
第2课时 简单的组合
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节课学习的是简单的组合知识,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及规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为“情境导入——新知探究——巩固练习”,有以下特点:
1.创设情境,巧妙导入。
心理学研究表明,比起现实情境来,幻想的情境更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给他们带来深刻的内心体验。儿童富于想象和幻想,他们的世界总是千奇百怪、色彩斑斓。因此教学伊始,巧设看一场特殊的羽毛球比赛的情境,让学生以境生情,不知不觉入境,成为课堂的主角,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自然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自觉地去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2.鼓励尝试,引导合作。
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习者的积极参与,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流的过程。教学中,有效结合教材例题,鼓励学生以自主尝试为主,积极探究相关的组合问题,并通过与同学合作、交流、讨论解决问题,得出结论,使自己的策略性学习能力不断增强。
3.专项专练,培养能力。
及时对学习内容进行练习,积极的回忆和必要的重新学习才能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教学中,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抓住教学中的重难点和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点设计练习,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最大限度的伸展空间,让学生有机会充分展示自我。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情检测卡
学生准备 彩纸衣裤若干 1角、5角、1元硬币各一枚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打羽毛球吗?(喜欢)那么今天我们就去看一场特殊的羽毛球比赛。为什么说它特殊呢?因为我们不但要做观众,还要做这次比赛的组织者。想知道是谁聘请了我们吗?就是它们——数字娃娃。(课件出示数字娃娃5,数字娃娃7和数字娃娃9)
三个娃娃参加羽毛球比赛,如果每两个娃娃只能打一场比赛,需要安排几场比赛呢?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研究一个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以充满童趣的情境导入新课,缩短了学生与教学内容和老师之间的距离,可以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新知探究
1.课件出示教材98页例2。
有3个数5、7、9,任意选取其中2个求和,得数有几种可能?
2.理解题意。
(1)任意选取其中2个求和。
(2)问得数有几种可能。
3.自主探究。
(1)写一写、算一算有几种可能。
(2)摆一摆、议一议,说一说思考过程。
4.汇报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得数有几种可能?
预设
生1:我是用列表的方法做的。我先取5和7求和,再取5和9求和,最后取7和9求和。如下表:
加数 | 加数 | 和 |
5 | 7 | 12 |
7 | 5 | 12 |
5 | 9 | 14 |
9 | 5 | 14 |
7 | 9 | 16 |
9 | 7 | 16 |
得数有3种可能。
生2:我也是用列表的方法做的。我也是先取5和7,再取5和9,最后取7和9,因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所以我只列了3组数据,得数有3种可能。如下表:
加数 | 加数 | 和 |
5 | 7 | 12 |
5 | 9 | 14 |
7 | 9 | 16 |
二年级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3
二年级数学角与直角
二年级数学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2
二年级数学认识几百几十的数1
二年级数学写数读数
二年级数学花园
二年级数学小熊购物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2
二年级数学买电器
二年级数学认识几百几十的数2
二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
二年级数学整十百数的加减
二年级数学两位数减减两位数
二年级数学认位置
二年级数学下学期练习二第六课时
二年级数学口算加减法
二年级数学不退位
二年级数学买鲜花
二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1
二年级数学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1
二年级数学比较大小1
二年级数学复习认数
二年级数学桌子有多长2
二年级数学认数二
二年级数学加减法的两步计算
二年级数学认识整百数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试商
二年级数学方向与路线
二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三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