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4
收藏
课题 |
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物体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观察物体这部分内容是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的重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节课主要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通过学生合作探究、相互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上我出示由4个同样的正方体拼摆成的不同立体图形,并让学生在小组内自己动手摆一摆,小组内同学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的立体图形,经过反复的摆放、观察、验证得出结论,掌握观察立体图形的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个同样的正方体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多个同样的正方体 正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导入。(4分钟)
1.复习。
教师将一个球和一个圆柱摆放在讲台上,课件出示球和圆柱的平面图,组织学生辨认它们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
2.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和乐趣,今天我们将探究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物体,体验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物体的乐趣。
1.观察后回答,然后对照实物进行观察,检验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连一连。
从前面看
从右面看
从上面看
二、探究新知,操作感知。(20分钟)
1.教学教材14页例2。
(1)引导学生用小正方体独立拼搭物体。
(可以引导学生拼搭例题图)
(2)引导学生实际观察,体会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
(3)引导学生用正方形纸片将观察到的形状摆出来。
(4)提问:不同的物体,从同一位置观察,观察的结果是怎样的?
2.完成教材14页“做一做”。
1.(1)根据教师提示,用小正方体独立拼搭物体。
(2)4人一组观察物体,分别从物体的前面、上面和左面进行观察。
(3)各自用正方形纸片摆出所看到的平面图形。
(4)小组内议一议,然后概括:不同的物体,从同一位置观察,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
2.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下面的物体各是由几个正方体摆成的?
( ) ( )
( ) ( )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2分钟)
1.完成教材15页4题。
2.完成教材16页5题。
1.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先动手摆一摆、看一看,然后完成问题。
3.分别画出从前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4分钟)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和体会?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2014-2015人教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014—2015学年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2014-2015年度二年级下册数学科教学计划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2014年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014——2015学年度下册五年级数学培优辅差工作计划
一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2015-2016学年度六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2014至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六(2)班数学培优补差工作计划
2015年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2014——2015学年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2014---2015学年度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初中数学教案: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案模板
2014学年秋季学期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小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2014年秋季五年级数学培优补差工作计划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2014年秋季学期一年级数学培优补差计划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