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导学案设计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两...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小学数学一...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导学案设计

2017-03-13 收藏

课题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1.充分运用教材素材,引出加法算式。

新课开始,让学生观察情境图,从中获取数学信息,根据所求问题列出加法算式,并引导学生思考,借助小棒进行计算,让学生在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汇报自己的想法。

2.巧妙设置检测题,达到最佳训练效果。

通过设置体现算理的题目,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以达到进一步理解的效果。又通过对比训练,让学生找出不同,体会到“进位”的必要性。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小棒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谈话导入。(5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65页例2情境图,引导学生说一说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引入新课:要解决这个问题,你会怎么办?

1.观察情境图,交流从图中获得的数学信息。

2.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1.口算。

10+40=  

32+20=  

30+58=  

24+30=

二、探究算法,理解算理。(20分钟)

1.组织学生列出算式。

2.组织学生小组内讨论计算方法。

3.汇报算法。

(1)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算法介绍给大家。

(2)谁还有其他的算法?

追问:为什么要把4和9先加,而不是把2和9先加呢?

(3)小组讨论:加数十位上的2怎么变成3了呢?

1.交流对题意的理解,并列出算式:24+9。

2.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3.(1)汇报自己的算法。先算24+6=30,再算30+3=33。边讲解,边用小棒演示:24根小棒加上6根小棒凑成30根小棒,30根小棒再加上3根小棒是33根小棒。

(2)汇报其他的算法。先算4+9=13,再算20+13=33。用小棒演示计算过程,并说明理由。

(3)分组讨论,并用小棒拼摆,找出原因: 个位上4+9=13,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2.算一算,填一填。

(1)计算45+6时,先算(  )加(  )得(  ),再算(  )加 (  )得(  )。

(2)计算7+63时,先算(  )加(  )得(  ),再算(  )加(  )得(  )。

三、巩固练习。(12分钟)

试一试,算一算。

46+5=   62+9=

49+3=  78+5=

独立完成后说明算理。

3.算一算。

43+9=

26+6=

27+8=

29+4=

四、课堂总结。(3分钟)

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