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3
收藏
这段时间,为了准备数学达标课理论考试,又拿起课标读起来了。每次读课标都有新的认识与收获,这次也一样沉甸甸的。
在读到“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这段话时,我突然意识到应该让新教师好好记一下,为什么他们在设置每节课的学习目标时拿不准,为什么不明白自学指导如何设置,为什么课上讲过的东西学生做题还是不会?这就需要把这段话认真学习,细细琢磨了!
首先,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不仅仅要备教材,还需要备学生,根据自己孩子的学习程度适当调整教学,而不是一味的运用给定的教案展开教学;另外启发式教学的关键是启发点,找好了启发点了才会“有启而发”,否则就成了之前的“填鸭式”教学。
其次,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就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原因所在。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也是现在教育所倡导的方式,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的提前,先自己发现问题不容易解决了才能产生合作学习的愿望;而主动探索是在小组合作中重要学习方式,不能总是靠教师引导来解决问题,需要我们每个精英团队主动去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所有人的聪明才智的合成才能得到最后的学习成果。
最后,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这不就是我们制定每节课的三维学习目标所要依据的吗?
各级各区域举行的课堂达标评优活动,为什么要先进行课标和教育的理论考试,我想这就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吧!我们不仅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知识,能作对各种类型的题;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清楚自己教给学生的知识是要提高孩子的哪方面能力,让其运用在什么方面的,为以后的发展的打好什么样的基础。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孩子的现在,更要为了他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发展,这是我今后的教育目标!
一元二次方程全章教案
圆(第2课时)
课题学习图案设计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3)
苏教版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
你能证明它们吗(3)
华师版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1
你能证明它们吗(三)
相似三角形教材分析
一元二次方程回顾与思考
利用频率估计概率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公式法
一元二次方程检测
你能证明它们吗(二)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5)
华师版一元二次方程根
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2)A
一元二次方程解法四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4)
华师版元二次方程的实践与探索
江苏教育版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
图形的旋转(1)
用函数的观点一元二次方程(2)
反比例函数复习教案
九年级上数学第五章教案
角平分线(1-2)
生活中的函数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4)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