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01
收藏
数学试卷答得好坏,主要依靠平日的基本功。只要“双基”扎实,临场不乱,重审题、重思考、轻定势,那么成绩不会差。切忌慌乱,同时也不可盲目轻敌,觉得自己平时数学成绩不错,再看到头几道题简单,就欣喜若狂,导致“大意失荆州”。不是审题有误就是数据计算错误,这也是考试发挥失常的一个重要原因,要认真对待考试,认真对待每一道题主要把好4个关:1、把好计算的准确关。2、把好理解审题关“宁可多审三分,不抢答题一秒”。3、把好表达规范关。4、把好思维、书写同步关。
8.应用题:注意题目当中的等量关系,是为了构造方程,不等量关系是为了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求出方程的解后,要注意验根,是否符合实际问题,要记着取舍。
9.动态问题,要注意点线的对应关系,用局部的变化来反映整体变化,通常利用平行得相似,注意临界状态,临界状态往往是自变量取值的分界线.
10.注意特殊量的使用,如等腰三等形中的三线合一,正方形中的45度角,都是做题的关键;
11.面积问题,中考中的面积问题往往是不规则图形,不易直接求解,往往需要借助于面积和和面积差.
12.综合题:A:综合题一般分为好几步,逐步递进,前几步往往比较容易,一定要做,中招是按步骤给分的,能多一些就多做一些,可以多得分数;B:注意大前提和各小题的小前提,不要弄混;C:注意前后问题的联系,前面得出的结论后面往往要用到;D:从条件入手,可以多写一些结论,看哪个结论对作题有帮助,实在做不下去时,再审题,看看是否还有条件没有用到,需不需要做辅助线;从结论入手,逆向思维,正着答题;E往往利用相似(8字形或A字形图),设求知数,构造方程,解方程而求解,必要时需做辅助线.函数图像上的点可借助函数解析式来设点,通常设横坐标,利用解析式来表示纵坐标。
附:临考注意事项
1、备好文具(黑色水笔,2B铅笔,直尺,圆规,橡皮)、准考证。
2、等待老师发卷时,摒弃杂念,做深呼吸训练深深吸进一口气,屏住一会儿,然后慢慢呼出。如此反复几次,可让自己轻松。
3、把握答题节奏和速度。拿到卷子后考试还未正式开始,考生要浏览整个卷子大致分配好各部分所用的时间。
4、遇到“暂时失忆”现象时,不要惊慌,是暂时的,要不断地进行“镇定”的自我暗示,然后利用知识之间的联系努力联想,或者跳过去先做别的题,等别的题做好了,心里有“底”了,紧张情绪就会得到缓解,皮层的抑制就可能得到解除,思维就会顺畅起来。
5、答题纸答题注意规范,别漏涂选择题。
6、考试结束:“糊涂”、“孤独”出考场:每考完一科,和同学对答案是考试结束后的大忌,只会造成更加的慌乱、怀疑、沮丧。因此,考生走出考场后应做到两点:一是越糊涂越好。不要去回想考试内容,不要回忆自己的答案,更不要翻书去验证。只要出了考场,就要坚决“忘掉一切”。二是尽量避免与同学同行,因为同学在一起,总免不了要议论考试内容,从而引起情绪波动。
100以内数的认识优秀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公开课《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说课稿
2017-2018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圆柱与圆锥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数轴知识点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勾股定理的应用知识点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认识物体
高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2017:奇偶函数运算
数学文化观视域下的高校数学教育研究
大学数学教育偏差和调整对策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扇形统计图
冀教版初一数学上册正数和负数知识点
高一数学常考知识点大全:函数的值域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一分》数学吧听课评课
高一数学必背知识点:集合元素的性质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加减法(一)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百分数
高一数学知识点2017:常用的求值域的方法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数学工作计划
高一数学知识重点大全:奇偶函数图像的特征
高一数学知识点归纳2017:“范围”与“值域”
小学一年级数学《数花生》基于标准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第9页练习一第1-5题
七年级冀教版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减法知识点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要点讲解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圆
七年级冀教版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大小知识点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分类
小学数学教育简析(7篇)
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第10页练习一第6-11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