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23
收藏
利用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解题例析
利用多边形的内角和来解决问题是我们在解题时经常遇到的,而知道多边形的外角和是多少也同样重要.在学习中我们知道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都为360°,内角和公式为(n-2)180°,利用这两个知识点可以解决多边形的内角、外角、边数及对角线等问题,现就一些例题进行一下例析.
一.求多边形的边数
例1.一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是90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_________.
分析:设此多边形边数为n,利用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得到(n-2)180°=900°,解得n=7,所以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7.
例2.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相等,那么这个多边形是__________.
分析:设多边形边数为n,其内角和为(n-2)180°,外角和为360°,因为这个多边形内、外角和相等,可得(n-2)180°=360°解得n=4.所以这个多边形是四边形.
例3.如果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为72°,那么它的边数是( )
分析:其中一种思考方法为:因为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而一个外角为72°,所以它的边数
为360°÷72°=5;另一种思考方法为:因为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为72°,可以得出与它相邻的内角为180°-72°=108°,因多边形的内角和为(n-2)180°,可得(n-2)180°=108°n,解这个方程得:n=5.
例4.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4倍,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
分析:此题可设多边形的边数为n,因为多边形内角和为(n-2)180°,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所以根据题意可得:(n-2)180°=360°×4,解得n=10.所以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10.
二.求多边形的内角度数
例3:正六边形每个内角的度数为_________.
分析:因为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所以正六边形每个外角的度数为 ,所以每个内角的度数为180°-60°=120°;此题也可利用多边形的内角和来解为 .
三.求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
例4: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为36°,则这个多边形的对角线有_______条.
分析:因为这个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是36°,所以这个多边形是正多边形.设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为n,则n= ,所以这个多边形是正十边形.因为多边形对角线的总条数为 ,所以这个多边形的对角线的条数为 .
四.实际应用
1.某装修公司到商场买同样一种多边形的地砖平铺地面,在以下四种地砖中,你认为该公司不能
买( )
A 正三角形的地砖 B 正方形地砖 C 正五边形地砖 D 正六边形地砖
分析:要使买的同样一种多边形的地砖能平铺地面,则它的几个角能构成360°,因正三角形三个内角和为180°,所以它符合标准;正方形的四个内角和为360°,所以它也符合要求;而正五边形它的一个内角为108°,360°不能被108°整除,所以正五边形不符合要求;用同样的道理可知正六边形符合要求.所以此题选C.
同学们通过以上分析,相信你对于有关利用三角形内角和与外角和进行解题的题型已经掌握得很好了,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初二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公式总结推荐
大家都在看
2012届初三数学学习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2012年中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汇集之代数式(3)
初三数学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知识巩固
2010中考数学备考:平移与旋转知识点总结
中考数学考场答题技巧
中考数学圆的有关性质考点复习
2012中考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综合题例析(一)
中考数学压轴题如何拿分
中考数学高分指南
中考数学四轮复习方法
2012中考数学一元二次方程实数根错剖析
中考三角函数考点复习测试
2012年中考数学解题方法之确定考试目标
2012年中考数学深度复习讲义:二次根式
中考数学几何考点汇编
中考数学等腰三角形考点复习
2012中考数学复习:快速地记忆数学公式
中考数学常用10种解题方法
2012年中考数学复习提高成绩三大法宝
中考数学要重视的七个关键点
2012年中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汇集之代数式(4)
中考数学选择题解题技巧
考好中考数学压轴题 找好四大切入点
2012中考数学复习知识点总结之不等式组
中考数学统计初步考点复习
中考数学命题趋势分析
中考数学三轮复习如何展开?
2012中考数学复习效率合理安排解题时间
2012年中考数学解题方法之确定考试目标(3)
2012年中考初中数学复习之圆的知识重点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